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婉晴科普|每一个对社交恐惧的人,往往都受过关系的伤!

2022-04-30 17:49 作者:婉晴教育  | 我要投稿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


内向和社交恐惧症有什么区别?

有很多人误把内向和社恐划等号。社恐是神经症的一种,已经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01

一位“假社恐”患者的故事 

有一位朋友,非常抗拒社交,自诩有“社交恐惧症”只要一下班就宅在家里,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主动联系别人。

但是因为疫情,她被迫居家隔离办公一个月,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小区解封后,她破天荒地约了几位朋友驱车去郊外看风景,隔天还兴致勃勃地去同事家做饭吃。

换作以前,她根本不可能参加这种高强度的社交。但这次和朋友们一起聊聊八卦、吃吃美食,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愉悦。

她感叹道:原来自己没那么社恐!!!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谈「社交恐惧」,

但其实,很多人真正恐惧的不是社交,而是恐惧被人、被关系的伤害。为了避免伤害,干脆就回避了社交这件事。

02

为什么关系会伤人 

曾有位恐惧社交的患者,讲过这样一个经历。

因为先天遗传,在初中时她就长了很多白头发,经常被人嘲笑,还被她起了个绰号——“白发魔女”。

连最好的朋友,也会这样叫她。后来,她实在忍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跟爸爸打电话,讲了自己的痛苦,哭得非常厉害。

但没想到,电话那边的爸爸,只是不耐烦地讲了一句:嫌丑就去染呗,至于这么介意吗?

这句轻飘飘的回答,让她失落到极点,至今难忘。

她把爸爸当做最亲密的人,敞开了自己心底最自卑的地方,但是得到的不是重视,而是嫌弃。

这种失望和伤害太深刻了,延续到她对其他关系的认知——

至亲之人尚且如此,陌生人就更不能信任了。

直到现在,她仍不敢在在人群中脱掉帽子。也非常惧怕交朋友这件事。

03

抗拒社交,本质上是对关系的警惕 

因为缺乏信任,所以时刻考察,时刻紧绷,常常失望。这样的心累,使得人们很难去建立一段关系。

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宁静一些安全一些,就会蜷缩着,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竖了一道墙,尽可能减少自己和人的交往。

把自己置身于孤独的境地。

但封闭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封闭导致孤独,孤独带来内耗。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

原始的生命力都带着攻击性,需要展现在关系中,被关系所驯服。
当这种攻击性,无处施展,只能返回来“攻击”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内耗”。

我们应该怎么做?

修复内耗,尝试建立关系

有一个比较实际的方法是:

试着去建立一些自己尚能承受、有基本善意的人际关系。

当适应了和人相处的环境,在互动中能够体验到愉悦感,胜过了孤独产生的黑暗。

这就是疗愈的过程。

而当疗愈发生,就会逐渐在内心建立起两种信任感。

1、对自己的信任。

当能在关系互动中,获得真实的、舒适的体验时,便会慢慢相信:

哪怕自己会在关系里展现出不好的一面,但并不会轻易被对方嫌弃。

因为自己本身,是被接纳、被看见的。

2、对关系的信任。

当能逐渐在关系中得到一些滋养时,我们便会从中找到流动的能量。

这一份能量,会让我们开始慢慢减少对社交的失望。

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逐渐发现:

某些绝不完美、甚至未必及格的人际交往,仍然会带给自己一些满足。

有一天你会明白:

当一个人的生命动力,没有得到回应,失望多了就会变成绝境。

然而,当你内心充满力量,能够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属于你的生命之花就会绽放。

即使是平凡的、有些失望的关系,也可以是很好的体验。

世界万物都在治愈你,只有你不肯放过你自己。


人际关系可以帮你体验幸福感

对人际的渴望,是人类最根本的渴求之一。

回避它,压榨它,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损耗自己的能量,也会让我们感到越来越累。

对社交的回避,往往来自于对关系的失望和不信任:

有的因为父母从未看见和接纳过自己;
有的因为总在朋友那得到负面的反馈;
有的因为曾被同学、同事无情嘲笑过……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关系。

只是一旦体验到被否定、被忽视、被伤害的感受,便想要缩回到一个人的世界中。

相反,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可以越来越享受。因为有联结的产生,便意味着关系的建立。

而关系的建立,便意味着你的能量得到了释放,而你也能吸收到更多的能量。

当一个人努力做一件事或真心关爱一个人时,幸福便悄悄来临了。

在这里,也祝福有缘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在关系相处中,多多体会幸福感。

----------- 婉晴心理教育寄语-------------

封闭自己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相反,只会导致更大的孤独和绝望。

每一个对社交关系恐惧的孩子,内心都渴望被看见、被拥抱!

//

教养孩子就像种花。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特性,学习正确教养方式。当自身解决不了的时候,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您的孩子有厌学叛逆、网瘾、抑郁焦虑等状况,请尽快联系我们。(可直接留言,免费咨询。)

婉晴教育始终秉承 “用心做教育,用爱感人心” 的经营理念, 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更多迷茫家庭!

521家庭动力指导系统,由婉晴心理教育研究院独家研发,贯穿五大指导阶段,涵盖20个专业技术,贯彻100个服务细节。

目前已有4万+家庭通过婉晴教育重获新生。婉晴教育立志帮助3000万家庭获提升幸福指数。用专业铸辉煌,婉晴与您共成长。


婉晴科普|每一个对社交恐惧的人,往往都受过关系的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