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作奈须蘑菇对UBW动画的看法

2020-09-03 18:19 作者:钱坤一  | 我要投稿

今年HF剧场版第三章正式上映,而回顾过去,UBW动画(TV版)完结也有5年了。

UBW动画版,是原作者奈须蘑菇大力参与负责的Fate系列动画之一,不仅亲自监修,还亲自负责了许多原创脚本。他对UBW动画有着什么样的感受与评价呢?

于是我搬运了2篇旧物,节选整理成本文存档,在此感谢译者的辛勤贡献。
以下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以上。

TV动画版《Fate/stay night:UBW》从原作中继承了什么?

——首先,这次是奈须先生自己负责了脚本的追加和监修,请问主要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呢?

在筹备工作的阶段,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出一个选择:是只将原作的第二条路线(即UBW线)忠实的动画化呢,还是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变成一个全新的UBW。

最后,还是三浦导演想将原作游戏原汁原味动画化的热情获得了胜利。能够得到这样的待遇,对我这个原作者来说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之后,原本是打算由ufotable先制作脚本,然后我一边看一边提出“这个台词不对”之类的细节修正,仅此而已。

但是,既然是动画化,我还是很想加入一些新的剧情。所以尽管我是个外行人,但最后还是由我来负责写那些原作游戏里没有的部分。

“理想的蘑菇”


——有哪些是尽管要原汁原味地呈现原作,却依然要在动画化时加进去的剧情呢?

比如说第20集开始,士郎对Archer的那一战,再怎么想按照原作来都是不可能的。

那是只有通过阅读文字才能传达的东西,将它直接转换成影像,不只很难传达原来的味道,还特别无聊。
只是单纯地将文字描写的东西拍成动画,那就会变成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作品。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重新将Archer那一战写成可以用来拍成动画的剧本。

之后呢……好吧其实这事儿说过很多次了,就算是按照原作来拍,也必须将它拍成一部符合2015年这个年代的作品。


——就像是将《Fate/stay night》升级成最新版本的感觉?

尤其是要拍成TV动画这种有许多工作人员参与,有许多人观看的媒体,我还是想将它变成一部现在的观众看了也会觉得开心的作品。

这的确就像是在原作发售十年后的现在对作品进行升级吧。但是本质是不变的。
我必须让它既有让人怀念的味道,又有着现代的风格。


——在您自己看来,十年前的原作里有着什么样的“味道”?

我想想啊。比如说写第20集的时候,一开始想试试看直接改成现在这个年代的动画风格——

将一场战斗拖三集是不可能的,在一集里就要有完整的起承转结,在一场帅气的战斗之后提出核心台词作为结论,然后以此结尾。
但是这样一来,总觉得利落是利落了,却完全感受不到温度。

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重新看了一遍原作的文本,然后……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我真的感觉到了一股热意。

我靠!这谁啊?到底是谁写的?是我!?十年前的我真的有这么愣头青吗!?我擦,居然将感情融入了文字里,简直太羞耻了!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但同时我也重新认识到了:

啊,是吗,正是因为做到了这样的地步,才让它能够打动人心啊。

不得不承认,当年的我比较强,的确留下了足以让我在十年后能够再次回顾的东西。

这样一来,我认识到了,尽管原作长得要命,但是我还真的必须沿袭它的基本框架来写。
然后就写出了现在这个脚本。

UBW动画版名台词


——奈须先生在写新剧情的时候,特别重视的就是第20集前后吗?

应该说,是在第20集(Unlimited Blade Works.)前后的时候,我才做到了我应该做的工作。

其他时候,就只是对ufotable送来的脚本进行细节监修而已了,偶尔想到什么必须要追加的情节就往上写,大概就是这么个流程。

比如说……哦对,原本想在第一季的最后一集(第12集 最后的选择)里增加一些爱因兹贝伦的故事,三浦导演当时找我商量,说第一季里伊莉雅在第3话之后就没再出场了,希望我能在最后加一个原创剧情。

毕竟Berserker是原本在Saber线就介绍过的角色,在UBW线的原作里也不会再介绍他了。
为了不让Berserker在第二季的存在感变得薄弱,所以有必要给伊莉雅阵营增加情节。

但是,感觉在第一季的最后加入爱因兹贝伦城里的故事,也不会对情节有所推动。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把这方面的要素留到Berserker对吉尔伽美什的那一战。

原本要加在第12集的“伊莉雅剧情”留到了第15集(神话的对决)在Berserker的那一战中详细叙述“爱因兹贝伦家族的过去”。

类似这样的“在Saber路线里就提到过的角色要如何补充”的地方,都是由我来帮忙填补的。

还有一件事我得道歉,我总是以类似“第13集第14集必须拿出15分钟加入Caster的过去,否则就不算什么英雄传记啦!”这样的理由,来扩充脚本。


——结果就是补充了很多类似“爱因兹贝伦的过去”和“Caster的过去”之类的,原作粉丝也很想看的剧情是吧。

在写第15集的剧情时,我自己也是非常开心的。

因为,原作里已经有的故事我大致能想象出动画化会是什么样,但这次是将只有脚本存在的新故事变成了高质量的成品。
自己写的文章变成远超我想象的影像,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原作的剧本是为了做成游戏进行视觉性演出的,那么它和动画剧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做游戏的时候,是先进行讨论,得出结果后再进行编程。
那时候的节奏差不多就是:

“预算上做不到的东西就是做不到!而且,只用区区几张背景画面还能把故事进行下去,这才是职业人士的工作啊,蘑菇老兄!?”
“好吧,我做给你看!”

但是动画就不同了,就算是非常大胆而鲁莽的想法,也还是能通过的。
比如说我写脚本的时候,在里面写道:

“虽然应该做不到,但是这个场景最理想的还是在地下湖,里面有着大量废弃的人造人。然后这些人造人都是以冬之圣女为原型,不过在设计上都有些不同”
“啊不过那成本太高了大概做不到,所以就改成类似一个黑色的空间里一堆晓美焰(《魔法少女小圆》)在说话那样的表现方式好了”

可怕的是,最后还真的按照最理想的那个方案来做了(笑)。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在第15集里,我完全没写吉尔伽美什要做什么动作。最多也就写个“吉尔射王财”而已。
但是三浦导演却想了很多如何打开“王之财宝”的方法,让他做出了一堆动作……

总之,他在“动作”这一方面有着相当高的水平。在第15集的前半,他是在以我的脚本为基础进行发挥,然后在后半,他就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想象。


——第二季开始,OP就换成了Aimer的《Brave  Shine》了,对这点您有什么感想吗?

第一季只是新故事的开始,所以我们请绫野真白小姐唱了一首阳光,爽朗,能让人精神振奋的曲子。
但是从第二季开始,观众们已经明白了作品的主题,所以这时候配合着来一首让人揪心的曲子更好。因此我们找了Aimer小姐。

Aimer小姐认真地玩了原作,然后她一声不响地就送了两首样曲过来,
一首是《Brave Shine》,另外一首是《LAST STARDUST》。

这两首曲子都非常好,让我们非常头疼。三浦导演甚至还说“要不做两个片头动画算了?”(笑)

最后,出于要让观众更容易理解的想法,我们选择了《Brave Shine》作为片头曲。它的歌词还有曲调,整体上非常切合作品的氛围。


——然后另一首曲子《LAST  STARDUST》就被选为第20集的插曲了是吧。

那首曲子和Archer的角色属性完全重合,或者说,Archer和它完全重合了。
一想到这一点,这首曲子就变得非常催泪,没能将它选为片头曲真的非常遗憾。

然后,ufotable的近藤光先生就将它定为了插曲,最后就诞生了那一段情节。
当时我就感觉,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作品,一部名作诞生之时,站在幕后的功臣永远是那个公司的社长。

“我仍然想要成为正义的伙伴”

UBW路线的独特性和新的描写方法

——说到原作粉丝在意的地方,我觉得还是最后一集了吧。描写的是在原作的结局之后,士郎和凛前往伦敦后的故事,为什么这次会想要描写这一方面的内容呢。

游戏的结局,就只是凛问了一句“士郎你要怎么做呢”之后画面就切了。

UBW线游戏结局

为什么在游戏里将它作为最后一幕感觉很好呢?是因为游戏还有下一条路线。
也就是说,虽然凛路线结束了,但是玩家还有下一条路线,
所以只需要给人一种“嗯,这样他们的未来会很光明吧,那就开始玩下一条路线吧”的感觉就可以了。

但是动画如果像游戏一样,只是提示了一下未来就结束的话,对一部影像作品的大结局来说就显得太过薄弱。必须详细地描写那个大事件的后续,让故事得以完整才行。

所以,我觉得只能描写伦敦篇


——也就是说,必须详细描写卫宫士郎这个人在Archer战之后,或者说在圣杯战争的最后得到了什么才行了?

如果是游戏的话,可以用“这方面的话题可以留到下一个路线”的理由来回避,
但是要拍成动画的话,就必须将它当成做成最后的大结局,或者说,必须让卫宫士郎认真地做一个了结。

然后呢,这样还能顺便把那些以前因为嫌麻烦而只是一点点挤的魔术协会设定给全部丢出来。(笑)


——哎呀,露维亚也出来了,埃尔梅罗二世还和士郎擦肩而过,对于TYPE-MOON粉丝来说这一集可太让人兴奋了。

原本埃尔梅罗是和士郎永远不会扯上关系的人,士郎也不会和埃尔梅罗扯上关系,所以对这两个人来说,只是偶尔擦肩而过讲几句话才是最好的。

这样的距离感,就像是躲雨的时候和旁边的人讲了几句话,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但是大概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了。


——对埃尔梅罗来说,大概只是因为士郎来自于冬木市,所以稍微产生了一点兴趣吧?

是啊,大概就是“哎呀又来了一个笨蛋,总之还是打个招呼吧”的感觉(笑)。
然后呢,在和士郎谈过之后他就明白了,“哎呀这小子不会在魔术协会呆太久”。


——居然了解得这么透彻?

当然了解了。明明知道自己并不聪明,反而还很愚蠢,却还说得出“我要成为正义的伙伴”这样的话,
埃尔梅罗当然会觉得“啊,这家伙是个真正的笨蛋,是不会在这种陈腐的地方呆太久的”。


——说起来新故事还真不少,而按照之前您说的,三浦导演是坚持要重现原作的。那么奈须先生你在回顾这次的动画时,会有什么感觉呢?会觉得忠实于原作吗?还是说,它已经超脱了原作,成为全新的《Unlimited Blade Works》了呢?

好吧,我承认“将原作游戏原汁原味动画化”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实际上应该是“将原作拍成动画后所应有的形态”。

当然了,在拍成动画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地方做出修改。在那个时候,会失去很多东西,但相对地,也会有很多东西得到了强化。

结果就是成为了“和游戏不同的一部独立作品”。肯定会有人认为删掉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也的确有好几处会让我有这样的感觉。

但是这次我重新认识到了,拍成动画,会让原作重生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物。


——是您前面说的那些只能用文章来表达的部分吗?

是的。本来原作游戏是第一人称嘛。所以玩家也容易代入,可以假设自己是主人公然后以此来推进故事。

但是动画是第三人称,虽然看到主人公受伤的样子,观众会觉得“好可怜”、“感觉好痛”,但是却很难像游戏那样感同身受。

要拍成动画的话,就必须时刻意识到这种媒体方面的不同
也就是说,不是让观众去感受卫宫士郎这个角色的痛苦,而是要让他们去理解。

其实,我也是在这次动画制作的后半部分才明白这个道理的。尤其是在写第20集的脚本时,就觉得“让人感受到这样的痛苦”的做法是绝对不行的。

必须更加客观地讲述角色们的痛苦,才有作为一部动画的说服力。


——也就是说,在您的想法中,是想把凛路线(UBW)里卫宫士郎的故事描写得比Saber路线更加清晰?

是的。我不是在介绍角色,但是它的确是一个让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人”以及“他会不会坚持他的原则而活”的故事。

另外,这次的动画是以大家都看过Saber路线为前提,并没有讲述Saber路线的内容,
所以我也尽量加入了Saber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想法而战,又是在得到了什么样的答案后离开的内容。


 ——您之所以写了第一季的蓝光BOX中附赠的特典小说《Garden of Avalon》,也是为了补充Saber的故事吗。

没错。这次的动画化,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有多少余地去介绍Saber是什么样的角色,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去参加圣杯战争的。

我一直觉得,这方面必须要介绍给大家知道,不然就无法和士郎形成对比了。
讲述Saber有着怎样的痛苦,也能部分说明士郎的痛苦。因此,这方面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我想通过在那篇小说中讲述Saber的过去,让只看过这一版动画的人能够知道“啊,Saber原来是这样的英雄啊”。

同时,这个短篇也不会让玩过游戏的Saber路线的人缺乏新鲜感。


——在这次没有动画化的路线,也就是“Heaven's Feel”里,有着卫宫士郎更加为理想所痛苦的情节,这次是刻意没有去对此进行描写吗?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UBW路线里的卫宫士郎,是确定了“就算未来什么都没有留下,我也依然会追求理想。这样其实也挺不错”的结论,走完剩下的人生。

所以,创作者的责任,应该是清楚地见证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人所得到的未来,并以此来结束。

虽然在游戏的另一条路线中,这个理想被现实所打败了,但是UBW的士郎并没有走上这条路,所以并不需要对此进行描写。

对文字类游戏的多剧本性质不熟悉的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吧。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卫宫士郎虽然有着潜在的空虚,但是在决定不断地追寻理想之后,最终通过战胜吉尔伽美什这个“真货”来确立了身为英雄的形象,这才是UBW最大的主题吧。

当时会写这样的作品,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月姬》结束后不久,刚确定要做《Fate/stay night》的时候,决心要趁此来写一个在《月姬》之中未能写出来的“与自己的决战”的故事

最早版本的Fate就只是Saber路线的原型,并没有这样的要素。
所以最后决定了第二个路线就做一个与自己战斗的故事。

然后就是《月姬》里的弓塚五月,她原本是事件的受害者,但是我却没有描写受害者一方的故事,所以这次也决定加入这方面的东西。

这些东西全部混合起来,就成为了完整的《Fate/stay night》。

三浦贵博: 怎么说呢,果然《UBW》这样的作品就是,作为制作方的总决战,全员团结一致呢。不是由监督一个人决定了一切,而是确实都能感觉到大家有想法,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出了才能。

二人对话下诞生的新UBW

奈须蘑菇:

最终话播放前,这次被TV动画化的《Fate/stay night[Unlimited Blade Works]》已经全部回顾过了,也再次感觉到了“真是好看的影片吶”
但如果单纯就“好看”形容而产生误解的话,这个故事的基础就不过是个粗俗的故事,所以也有同“好看”而言不同意思的地方。
并不是全部都闪闪发光,而是抓住作品中的那根筋,从而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这样的感觉。

决定这次动画化执行的时候,三浦导演曾说过“想要好好地还原原作”。对于我来说,有想过在现如今的风潮中,就这样照着原作做也是挺困难的。
毕竟也有差不多是“欸?那个原作已经是老玩意儿了所以算了吧”这样说过的记忆。

三浦贵博:

但果然基本上是有想过就按原作这样做。
只是我们动画制作组会照会奈须先生是在怎样想法和感觉下而书写的原作,虽然接近了里侧,但如果并不是朝着奈须先生实际的作业方向前进的话搞不懂的地方也是有的。
所以从奈须先生对话中,可知这次的动画内容也是有过大的改变。这个意思就是说,这次完全没有照着原作去做就好了的感觉。
奈须先生如果不在的话,大概我也做不到通晓原作吧。但是通过和奈须先生的对话,最终做出新东西也是可行的——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的。

奈须蘑菇:

那还真是荣幸啊......真的是很荣幸呢。
作为结果,轻松地超越了最初的我的假想什么的,看过最终话就会明白了。

虽然说出来还挺羞耻的,但简单说也就是我就像Archer,而三浦就像是士郎这样
三浦先生会是“那会的奈须蘑菇才不会被,你说过的那样,吓到呢!”这么说,就像是把经过十年后“呀啊,已经搞不懂这么粗俗的故事了”的我用全力打败了一般(笑)。


最终回的士郎因奈须蘑菇的话而变化了

三浦贵博:  

同奈须先生对话时,特别有印象的首先就是,第21话,用剑刺向Archer时士郎的心情
就在那里,于我心中对士郎的感觉就变了。

单纯不计后果地将Archer打倒,不仅是我要成为正义的伙伴,而是一种更进一步深入到里边的感情。
也就是说士郎,是抱有自己在做傻事的自觉而采取了行动。
对“成为正义的伙伴”这种不可理喻的事情,有自觉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奈须先生在那会说的就是,“所以说士郎对于向前走这点,是有点儿畏惧”这样,一边不安一边又前进着。
这种埋藏在士郎心中的感情,也是非常之深地触动了我。

第22话之后,对士郎的描绘也是深受影响。

奈须蘑菇:

那个场景的作画分镜,最初更多的是感觉到士郎壮烈地“呜嗷——”这般的激烈。我想一定,也是有很多人会持有这样的印象吧。
只是作为我来说,毕竟这个场景就像三浦先生说的那样,也特别强调“实际上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而写的哟”这样的部分,所以稍叫停了下。

但这也已经不是口头能够说明和传达的了,于是“现在马上出发去ufotable”,就这样马上进行了二人对话。

三浦贵博:

到那为止我心中的士郎便是,总之不顾后果的,不考虑自己的家伙。但除此之外也是有带着各种其他感情下的行动。只是过于纯粹,见到了些许变化的家伙。这么样的一个角色。
所以意外且坦白地说就是,Naive的家伙呢。朝着最终回的作业也是深受影响。

那个时候的会谈,于我心中成为了《UBW》这个作品的分歧点一般的事件。

奈须蘑菇: 

如果是那样那还真好。最终回,做得十分不错呢(笑)。
但是,作为我来讲,也有关于自己担当的部分当反省的地方。

也就是,为什么可以有了这么好的影像,台词却还是拖了后腿。
真是抱歉。特别是第22话之后,虽想总得削掉台词,但还是没有削。

台词就是为了讲述世界观的台词,和讲述那个角色而必要的台词,还有讲述主题而必要的台词,这么三个。
为了讲述主题的台词于作品中是不可以削的。虽知那有多么地阻碍节奏,但还是没有余地,顽固不化。

毕竟UBW是贯通全话的话语,要是因脱离主题而最终成为没有意义之物,还真是很怕......

三浦贵博:

……但也意识到了奈须先生语言的微妙之处。

我也有在桌子上贴上了原作游戏的原文,并一边从中得到提示一边进行着工作。
哪怕对于奈须先生来说无足紧要的台词,也有许多我看了感觉十分不错的部分。

因此虽然可能最初不做改变,但像士郎所呈现的那样,结果上来说可能就改变了也说不准。

最终话里,士郎也强烈地展示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了种种这样。

虽意识到奈须先生在作品完成之前说过的“士郎没改变,完全不成长”,但是第22话以后,实际上也就是变得其里侧是有产生复杂的心情这样。

奈须蘑菇:

“不改变”并不是没有精神上的成长这样的意思,而是那家伙所持有的主题永远不改变这样的意思。

清楚如此荒诞无稽且充满矛盾的“要成为正义的伙伴”。对于这么说着的本人其实也是最为残酷。但,人也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朝Archer终结一刺时,也差一步就哭出来了。

最终回之后,虽然精神性随着一战结束而成长了,但其根干的东西却没有改变。这便是同自己的矛盾作战的人类呢。

另外对于不清楚原作的人来说,虽然可能会抱有“那么Archer后来怎么样了”的疑问也说不定,但另一边,其实他的“得到回答了”这样的台词也就是没有得到任何的救赎。

因为那家伙已经永远不会改变了,所以即使以已度过类似于士郎人生的立场。对Archer而言那恩惠也是毫无意义。

“没关系的,远坂”这么对凛说着,不过是出于对她的牵挂罢了。


为何吉尔伽美什战成了究极最终之战

三浦贵博: 

冷静分析的话,士郎直到第24话“就算是伪物也好”这么说为止,应该还没觉醒吧。所以反复想下的话,在吉尔伽美什那会开始,能变得真正的Full Power还真太好了。

同Archer战时冷不防的火力全开相比,吉尔伽美什战更出彩吧。

之前,也有听奈须先生说过“吉尔战是卫宫士郎人生中最闪耀之时”的发言。

奈须蘑菇: 

人生之最高潮这样的感觉……在最后,吉尔也说出了“现在是你比较强”的话。

……对于吉尔来说要紧的倒不是自己的性命,而是模仿了自己的传说的东西。
所以没有使用EA,如果对降格对象使用的话,那么也没脸见至今为止被EA击破了的勇者们了。
尽管如此到了不得不对士郎拔EA之时,于圣杯战争中吉尔伽美什就明确地败北了
......反过来,要是虽然犹豫但还是及时掏出EA杀掉士郎的话,对吉尔伽美什来说,那就会是比死还沉重的败北吧

三浦贵博: 

那个吉尔的心情,也是在取得从奈须先生听来的对演出说明下,进行的工作。

奈须蘑菇:

Archer和士郎的战斗,最终变成了并非是剑而是言语的战斗,相比之下,吉尔伽美什战则完全不是言语力量下的战斗。这个对比还真棒。

如吉尔在Berserker战那所展示的强大这样,在吉尔的规格前提下士郎要取胜,就必须要有充分的影像上的说服力。但那战斗程度未免也过于高了吧......这么想的话就那啥了呢。

完全是杞人忧天了。原画,动画方们,真了不起。

三浦贵博: 

……那个战斗场景大概花了三回左右的分镜重绘,加上奈须先生所说的“超过Berserker战吧”,实际战斗中士郎的镜头角度就有模仿Berserker战的场景。

在那儿翻转下镜头,节奏和步伐的迈出之类的也就变得和Berserker战一样了。

Berserker是出于跑到伊莉雅前的原因从而败北了呢。在那里士郎跑去跟前,实际上就是做成想象成那个Berserker战的战斗的继续。

因此在那里的一连串动作都是,奈须先生一句话诞生出来的东西呢。

奈须蘑菇: 

什么鬼啊那个,过于专业了吧!虽说过加油,但做过头了吧!(笑)

三浦贵博: 

第24话是完全下了心思做出来的呢。总之全力以赴了。感觉2季度的作品,制作组分配还真艰难。

奈须蘑菇: 

所以能在那样影像质量下完成了。就算在200英寸的投影机上看也不会差的厉害程度呢。即便全话在电影院看也都没什么奇怪吧。

那么我也以原作者,动画观众的立场表示最大的感谢。

而且不管讲过多少次,《UBW》这样的故事真的是很难影像化。
虽说延续做最终话伦敦篇那样闪耀的开心集数挺不错,但这不是一回事。

不管是做的一边还是看的一边,果然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不是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是《UBW》。

我想就是请认真地跑完全程,这样吧。


资料来源:

《UBW TV第二季动画蓝光特典访谈》 翻译by vt789123
《TYPE-MOON ACE 10》奈须蘑菇访谈 翻译by 幽远

完整原文:

https://weibo.com/p/1001603873643230045217
https://weibo.com/p/1001603874368244836134
https://bbs.sumisora.net/read.php?tid=11076702


原作奈须蘑菇对UBW动画的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