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交通大学插班生陈成:为何要有“独立之精神” #插班生考试# #上海插班生#

2021-06-11 22:46 作者:插班生考试  | 我要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插班生陈成:为何要有“独立之精神” 

作者:陈成

考插年份:2020

原学校:上海大学

考入学校:上海交通大学法学

新《广告法》第二十四条指出,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基于此,以下包含机构相关或推荐的内容均以XXX隐去。

独立之精神

       想来想去,还是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是很有插班生特质的题目。但这种“独立之精神”的确在考插过程中对我帮助良多。

        为何要有“独立之精神”?

        独立精神决定了无论高考还是考插,你是相信即使考不上也仍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还是认为自己需要依靠一个好大学的文凭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地采取两种不同地姿态——挑战者的勇往直前,抑或是祈求者的卑躬屈膝。这两种姿态孰优孰劣,大家自己选择。

        它决定了你能否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备考过程中,可能有许多人会被周围的同学影响。但实际上,你只需要一个确切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行动方案就已经足够了,大可对他人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这也决定了你面对众多的建议时是否有自己的辨别力。为什么要说这一点呢,因为我时常能够想起高三时班主任的种种决定,时常能够想起那些建议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因为我所在的班级培养学生的目标主要是清华北大,而自认为考不上清北的我却要同样地以清北为目标。总之,这种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让人反感与恶心,无非是空洞的口号和廉价的热血。同样,在考插的过程中会有老师、学长学姐给你一些建议,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要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这同时决定了你为自己的生活所提供的,是一个确切的目标还是只是一套生活框架。就如上一段所说,你的心态是“我想上这所大学”呢,还是“我应该上这所大学”呢?前者往往成为动力,而后者常常成为一种束缚。一个切实的,发自内心的目标让你无法努力的时候也能够心安理得地放松;而一套生活框架,比如人人都说”努力了就能够实现自己地目标”,于是乎“努力”就成了你的生活框架,当你真的无法继续努力时,当你偏离了这个生活框架时,就只能不知所措。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总之,独立精神能够让人时常跳脱出来,审视周围的一切。冷眼旁观者并非没有自己炽热的心,而只是不愿与群情激愤为伍。因为想要加入人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被热情冲昏头脑。

       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复读。集体生活就是炼狱,高三尤甚。大学是摆脱集体生活恶臭的第一步,也是大家能够尽量独立安排自己生活的第一步,在高三我不可能每天跑四公里,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体力安排学习计划,而这些都在大一的考插生活中得到了实现。因此,大家大可不必眉头紧皱地迎接自己的大一考插生活,无论你考不考插,考上抑或考不上,都要恭喜你首先具备了成为一位独立者的资格。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可能对大家没有什么帮助。就我上一年的经验而言,“学长学姐说”给我提供的主要帮助在于两点:一是为自己的备考生活提供一些借鉴,二是提供一些真题。

备考生活

       诚恳地说,我时常有状态不好的时候,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这种负面情绪更是不断地积累,有时一整天都不学习。而且由于今年的考试推迟了一个月,在最后一个月里,我的确没有很好的安排,甚至连看了7部番(当然我相信如果在学校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每天背11个小时的法律也不嫌累,可以连续一个月每天都写一篇英语作文并提交批改网批改,也可以把x老师发的xx练习里的每一个单词都查的一清二楚,把第五义乃至第六义都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虽然有时并不一定能记住。

        因此,你可以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一定也要有奋力拼搏的时候。自己的成功是源于超常的努力或者过人的天赋。而努力也好,天赋也罢,也许过程并没有看起来那样激情澎湃,而只是他们成功后自以为,原来我的成功是由于这些。

       总之就是想告诉大家,学长学姐的话不能全信,大家都是普通人,一年前我也曾抱头痛哭。或者说如果你和我同龄,考上的有可能是你而不是我。我也知道往届一些学长或学姐的话可能会让你倍感压力,但你只要有自己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行动力,道路则是有千万条的。

        其实我的备考生活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它实在是太平淡了。要说我拼地最凶的阶段,大概是开春时的三月和四月。后来由于在家呆的时间太长了,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积极性,总之就是tomorrow is yesterday。现在想想还真是怀念凌晨五点四十在校门口等公交的日子,那时我还能做到自我感动。而到了最后的六月,备考生活就开始有些随便了,考试也完全没有高考时的那种紧张。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考好和考差都是同一种感觉,都不过是稀里糊涂地度过那些在日后看起来也许很重要的几天罢了。

       英语方面,从知道插班生的7月到次年2月的精力主要都放在英语上,虽然我说对于建议要辩证地看,但x老师的建议我都尽力完成。这些建议x老师课上都会讲到的,我就不再言。

       法学方面 ,总之就是不断整理,不断记忆。另外,我比较喜欢边背边复习, ,对于这个方法如何使用,大家可以在知乎/B站上搜索,具体网址我忘记了。法理学尤其重要,也是最好背的,但是需要自己整理要点,因此我也将自己一年来整理的思维导图和笔记发给了法律助教老师,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借鉴意义。刑法也比较好背,我直接背了圣才考研的笔记,民法我个人认为比较难背,背了圣才考研的笔记,也自己从教材里整理了一些笔记上遗漏的点。法律的背诵过程可能会感到焦虑,其实我也是背了很久才记住的,更何况,今年的题你就算都背住了也不一定能答出来……总之,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来,考试前完成计划就OK了。即使完不成,你也要相信,大部分人是完不成自己的计划的,比如我。

        语文方面 ,我备考过程中并不是很注意学习方法,学累了就随便看一点,毕竟主要靠积累。大方向的话,我并不认为应付交大的语文需要读文学史,而是应当对于重点作家逐个击破。边边角角的不太会考,即使考了大概率大家都不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阅读他们的作品,把阅读当作休息就可以了。为什么我推荐直接看作品呢,因为就我的经验来说,看的那些文学史确实没记住,记住的都是自己之前就已经非常熟悉的。

       另外,我就给大家列一些推书目吧。国外的话,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和杜素娟的《欧美文学简史》可以看一看,两者我更推荐《欧美文学简史》,因为它详略得当,对于重要作品都会提及作品的内容,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则文人气太重,略显做作(高中就受了这书的荼毒),且主观感受较多,不够适合用来备考。国内的话,中华书局出版的叶嘉莹的一些书,比如《叶嘉莹说杜甫诗》《唐宋词十七讲》等,《六神磊磊读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唐宋词》,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书都可以拿来翻看。

       当然,这些也是我在xx老师指导下选择的教材以及备考方式,仅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哦~~具体的备考方案还是要听一下xx老师的建议哦,老师会针对不同同学的情况提出不一样的建议,相信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也一定能够成功,加油哦!!!

真题环节

       今年的卷子,无论是从题目上来看,或者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考试时各种人为因素来看,确确实实考验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幸好我在做卷子时已经没有成败心了,只是想着赶紧把卷子写完就是解放,就是胜利,似乎最后结果还算可以。

英语

      作文是关于疫情期间网上学习告诉我们online flexibility的重要性,我也不是很清楚online flexibility是指什么东西,180 words左右;然后有一道汉翻英,关于端午节的;一篇阅读;一道10选10,不需要变形;一道15选10,需要变形(给的单词的数量可能记错了)。英语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半小时的题量,但由于疫情原因考试时长改为一个小时,因此各种题型都来不及考虑,几乎是稍微有迟疑就直接猜,作文也来不及构思,直接上手。

法律

名词解释 

1.指定代理

2.法律实证主义

3.遵循先例

4.不安抗辩权

 简答题 

1.减刑的幅度

2.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别

3.有关民事责任,类似于案例题,就是学生在午休期间踢足球导致受伤,学校和造成损害的学生要不要承担责任

4.举例说明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学派的区别

5.英国遵循先例和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的区别

6.有关减刑的基本知识(好像是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

7.给了法国民法典的一些法条,让你写它们体现了法的哪些效力

8.美国法学家富勒的程序自然法的内容

案例题 

1.昆山反杀案,为什么构成正当防卫

2.赵宇案,构成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理由(网上可以查到具体案情)

论述题 

1.邓小平的一句话,论述关于法治与人治、法治与法制,转变的意义等

2.习近平关于疫情的一句话,论述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对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社会治理的意义

语文

选择题 

1.关于诗经楚辞等的选项,忘记了,比较杂,但都很基础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作者? 杜甫/李白/李商隐/杜牧

3.副标题为“涓生的手记”的鲁迅的小说名称?  《伤逝》/《祝福》/XXX/XXX

4.《洛丽塔》的作者是? 纳博科夫/XXX/XXX/XXX

5.“美啊,请为我停留“出自?  《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XXX/XXX

6.“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出自? 《九三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

(共10题,20分)

 简答题 

1.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任选一人物鉴赏(15分)

2.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诗歌鉴赏(15分)

3.卡夫卡《变形记》鉴赏(20分)

4.冯至《我们准备着》诗歌鉴赏(30分,备用卷除了作文就是这两道简答题了,只能凭平时的积累,连蒙都没得蒙)

 作文 

1.给了一首词,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然后有三种选择,一个是写一篇品评苏轼人生与哲学的文章,二是赏析这首词,三是将这首词写成一篇短篇小说(50分,这种作文题已经完全超出我的预料了)

2.关于“家园与故乡”的作文,给了几句话,似乎意思是“人是带着故乡的流浪者”,大概意思可能和史铁生的那句“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类似,但我忘了给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另外,还给了鲁迅在《故乡》中对于故乡的描写,是关于真实的故乡和迅哥儿记忆中的故乡不一样的那一段,总之给了这几个材料,写一篇关于“家园与故乡”的作文(50分)

最后

我就不祝愿大家都考上了

毕竟这也不可能

就祝大家

 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上海交通大学插班生陈成:为何要有“独立之精神” #插班生考试# #上海插班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