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健康科普|矮小症

2022-05-13 14:29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一.医学定义

 

矮小症是一组因遗传或疾病因素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一般主要还是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两个标准差(<-2SD),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满足医学上的矮小。

 

 

 

 

二.病因分析

按照发病原因,矮小症可分为生理性身材矮小和病理性身材矮小两类。

 

 

 

 

三.生理性身材矮小

●家族性矮小:主要是因基因遗传所导致的身材矮小。

 

●生长延迟:遗传引起,出生时身长正常,儿童时期身高增长低于正常值,不影响成年身高,有明显的骨龄的延迟。一般父母可能会有相应的发育延迟史。

 

●小于胎龄儿:因母体、胎盘、胎儿相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在婴儿期生长发育迟缓,一般在2岁以前会经历一段追赶生长期,最终身高和同龄人相似。

 

●特发性身材矮小: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中的一种变异,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患者在没有内分泌疾病、遗传疾病等情况下,身高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患儿2个标准差,表现为身材矮小,没有骨龄的延迟。

 

 

 

 

四.病理性身材矮小

主要由各类疾病所致,常见的有:
 

●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通常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多由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所致,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 Turner 综合征)。

 

●约 1/3宫内生长迟缓儿成年后身材矮小。

 

●骨骼发育障碍:各种骨、软骨发育不全等,均有特殊的面容和体态。

 

其他内分泌代谢病引起的生长落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性早熟、皮质醇增多症、粘多糖病、糖原累积病、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

 

 

 

 

五.预防及治疗

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群中,需要治疗的4~15岁患儿约有700万。但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矮小患者不到3万名。

 

据调查,90%的矮小症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抑郁、内向等心理或行为障碍,未来可能影响到升学、就业和婚姻。

 

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状况。一旦明确孩子身高显著落后于正常群体,即应及早就诊,规范治疗。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健康科普|矮小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