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熵、“物质”与宇宙

2020-12-13 07:52 作者:宁宁的起爆器  | 我要投稿

昨天晚上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失眠,现在鸟叫声已从窗外传来,为了记录昨夜所思,我决定先从熵讲起。

一滴墨水滴入一碗清水之中,到最后看不到扩散的痕迹,完全混匀在碗里。按照现在的说法,一滴墨水是较高规则的,或者说可较简单描述的,混匀后是混乱的,复杂的。这个逐渐混乱的过程叫做熵增。在封闭状态下,随着时间流逝熵不断增加,是一条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铁律。

但能不能换一种说法解释熵。墨水中的色素在重力与周围分子的作用下趋向平衡而逐渐分散,最终扩散接近平衡,在肉眼尺度下难以看到痕迹。即物质在物理法则下趋向平衡分布的程度叫作熵。

好了,接着来记录我昨夜所思:

这个世界由“物质”组成,但“物质”又和我们平常所讲的被称为粒子的物质不一样。按特定方向运动的“物质”被称为能量,构成稳定循环的“物质”被称为粒子,既不能够被称为能量又不能够被称为粒子的物质便被称为“暗物质”。

那个或者那些初始原点包含有限个或无限个不同的“物质”,在空间震荡中扩散至周围,周围的区域在饱和后继续扩散(不饱和的区域无法扩散)。越扩散边缘区域饱和越慢,整体膨胀速度变慢,随着边缘延伸而整体温度降低,随着温度降低而形成粒子(能够稳定存在的形似纽结的“物质”流)。整体膨胀后所形成的粒子越来越多,在凝聚在一起并且能够产生新型的粒子后形成了一颗又一颗的恒星......

随着边缘延伸的速度愈发放缓,愈发小于扩散的速度,扩散至边缘的“物质”形成不饱和的壳,反弹扩散而来的“物质”的程度愈发增大,而反弹“物质”的程度也随着边缘延伸而减弱,而反弹的“物质”在整体之中不断形成在各个方向上近乎相同程度的回声,这在今天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随着边缘延伸,延伸所需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最终大于部分中心粒子群相互之间的引力,形成趋向外围的拉力,越靠近边缘的粒子群所受引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这在今天被归结于暗能量。

倘若那个或者那些初始原点所包含的“物质”是有限的,那在初始原点因扩散过多而不饱和后,熵不断增加,在极其遥远的将来达到最大,所有运动“物质”仅剩0K的粒子,而不同尺度下的区域的粒子群所形成的结构又会怎样?在那时是否还存在人造物的痕迹,如同化石一般,凝固,又与众不同。

未完(但不希望再失眠了)

熵、“物质”与宇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