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论 寓言/历史小说
古有论权术之书曰《三权》,天下王侯将相士人莫不熟读之,倒背如流。
皇朝末年衰弱腐败,民怨深重,大厦正呈崩析之势。一前任县令家有一独子,名曰何安,幼时便聪慧过人,喜读诗书。其有一伴读,名曰萧炣,年龄与之相同,亦如此。二人虽为主从,却为至交。
何安十六岁之年,一夜突然笑着持一书予萧炣。其正为《三权》,萧炣不解,问:“君何故因此书如此乐?”
何安曰:“今日父亲料想我年龄已到,便将此书与我。我早已闻过此书的大名。略览之后甚是高兴。故又寻一本与你来看。此后我与你二人便要以此书论辩长技。”
萧炣接过书,曰:“是。”
数月后,二人论,萧炣败。何安问:“你并非不如我之聪慧,何败?”
萧炣对曰:“我只知其字面意,而君知其内蕴。故我败。”
期年后,复论,萧炣又败,对曰:“我知其内蕴,而君却已用于实际。”当值皇朝崩塌后乱纪,何安率一群乡人勇士起兵占据本县,响应其他军队。
又逾五年,二人再论,萧炣仍然败。对曰:“我将其勉强用于实践,辅佐君之大业。招纳名士,清除政敌。而君已知其深奥意,烙于君心。言行即为计谋。”
何安大笑道:“近年确主在扩展势力,唯可对君敞开心扉。”说罢举酒一饮而尽。此时虽旧朝还未完全推翻,何安却已被新帝封为景王。
三年后,二人复论,萧炣败。何安笑之曰:“卿为何从未胜过朕?”
萧炣对曰:“臣不善权术,皆因为尽忠而学,自然无法胜陛下。况陛下已将《三权》研读至最高境界,已与灵魂结合,天下无人能比也。”然后告退。
最后,萧炣辞官归隐前,何安留他再一辩。萧炣允也,留在某县与他论,败。曰:“君如今已被权术迷惑了心智,只为权利而思考。此举已烙印进君之灵魂,不可改也。”
护卫大臣喝道:“萧炣!别以汝为老臣便可放肆如此!”
何安抬手,示意群臣勿躁。曰:“朕已知。”萧炣告退,隐于山林不复出焉。
后何安死,其四子如其父为权而争斗不已,天下复乱也。萧炣闻之,叹息道:“为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