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九良老师小课堂:京剧《搜孤救孤》

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在2021年团综第三期【周航】被审问的桥段中,周九良老师哼唱了三次京剧《搜孤救孤》选段。
第一次是审问开始前,【周航】已经预料到自己即将牺牲。第二次是审问中,发现【岳】是自己的同志,为了防止窃听掩饰诧异。第三次是审问结束后,得知组织的任务有同志接替完成,准备慨然就义。三次演唱,情绪递进合理、明显,唱词运用恰到好处。作为一名相声演员,表演功力当然不可媲美专业影视演员,不过也可圈可点了。
今天我们就跟着周老师的步伐,来了解一下京剧《搜孤救孤》吧。

《搜孤救孤》的演变
最早记述“赵氏孤儿”的是《春秋》。之后《左传》对“赵氏孤儿”事件进行了更详尽的叙述,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君臣权力斗争的故事。
到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赵世家》中,“赵氏孤儿”的故事记载发生了较大变化,矛盾性质从君臣矛盾变为忠奸斗争。
在总结归纳了各种历史记叙和民间传说、戏曲说唱的基础上,纪君祥创作了元杂剧《赵氏孤儿》。演绎了一段忠孝节义跌宕起伏的忠义和复仇故事,是后世有关“赵氏孤儿”戏剧的重要蓝本和依据。为世人称道的“搜孤救孤”成为剧中的菁华部分,程婴和公孙杵臼,一个舍了亲生子,一个舍了自己的性命,重点突出了儒家忠义、诚信的正统观念。

京剧《搜孤救孤》
京剧《搜孤救孤》改编自元杂剧《赵氏孤儿》,但是与杂剧的情节不尽相同。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惨遭奸臣灭门,程婴与公孙杵臼定计,程舍亲子替换赵氏孤儿,公孙杵臼携程子藏匿,程告发,公孙杵臼与程子被杀,后程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报仇雪恨的故事。
京剧《搜孤救孤》是一出经典的老生传统剧目,运用了大段的二黄唱腔,展现出了老生唱腔的独特魅力。其中有一段著名的唱段,唱词如下:
【二黄原板】娘子不必太烈性,卑人言来你是听。赵、屠二家有仇恨,三百余口命赴幽冥。我与那公孙杵臼把计定,他舍命来你我舍亲生。舍子搭救忠良后,老天爷不绝我的后代根,你今舍了亲生子,来年必定降麒麟。

团综中的《搜孤救孤》
周九良老师的演唱就出自这个唱段。这期团综选用《淮河营》的唱段可能是编剧的安排。但“三百余口命赴幽冥。我与那公孙杵臼把计定,他舍命来你我舍……”,我更倾向是周九良老师自己的手笔。应该得益于他对京剧艺术的坚持学习,在一定情境下就有了自然而恰当的流露,使不畏强权、视死如归的两个英雄人物形象跨越时空,交相辉映。
岁月流淌,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不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不息!
本期周九良老师小课堂就到这里啦。希望今后我们能一起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小知识。下期再会朋友们。

注1:发贴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周九良老师在舞台上的艺术设计,以及艺术设计背后的传统文化,从而理解周老师为作品付出的努力。
注2:所有内容仅针对【作品】和【角色】进行分析,不针对任何人,不与其他人横向对比。个人见解非常不专业,知识性错误恳请指正!感受性抬杠直接拉黑。
注3:参考文献
[1]王文端.以《搜孤救孤》《珠帘寨》为例谈对余、杨唱腔的几点认识[J].戏剧之家,2019,(09):7-8+14.
[2] 许波.对“赵氏孤儿”历史嬗变及艺术呈现的思考[J].福建艺术,2013,(04):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