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失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023-02-17 00:29 作者:Erromana  | 我要投稿

2023.2.16 星期四 17点27分

在此之前,我曾数次简单的提到过关于失去记忆的困扰,但通常并而非以麻烦或困难的口吻描述。原因不只是其与哪些极其严重的障碍相比麻烦较少,也是这样的经历确实很新奇。毕竟一个通常会在狗血爱情影视剧里出现的狗血桥段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在18年住院期间,接受了无抽疗法(这东西全名无抽搐电休克,简称无抽,当然,你也可以叫它的英文名,MECT,这听起来比无抽高级多了)。相较于此前传统电击,注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之后再通电,确实人权不少,也舒适安稳不少。不过,就我个人而言,相较于大夫所讲的该疗法抑郁症状的改善,我其实感受更多的还是其副作用,也就是这篇文字的主题,失忆,我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记忆,并被附加了个只保留半年记忆的debuff。这样的失忆状态持续了两至三年。(坦诚地讲,我其实并没有感到多少症状的改善,它更像是促成某种呆滞状态,来延缓症状的激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是个白痴)。

在继续行文之前,不妨先提一下我对失忆的感觉。失忆是一种什么感受呢?在很多时候,我其实并不会很在意。因为除却被提醒/问起过去事,又或者自己突然抽风要去想什么事之外,我通常是不记得我失去了记忆的,我并不记得我不记得。我和同学朋友们一样地生活,学习,工作,玩耍(不考虑其余障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失忆在我的生活中不产生影响,相反,其客观影响并不算很小,也会带来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毕竟会健忘啥的,但我个人通常感知不到,如果感知到,也会在下一个时刻忘却这种感知。正所谓,当我忘记了我失忆,我就不会被失忆影响(心情)了。

继续前述症状。失忆,失忆,失去的会是什么呢?之前某乎上的一个回答将人与记忆有关的东西分为信息与技术,这个分法很贴切。信息往往是与做事无关的,譬如人过去经历过的场景,阅读的文字,交往过的人。技术则通常与重复行为关联,譬如各种练习过的手工活计或者更简单点穿衣服这样的动作。我之前所讲的失忆与debuff,都是前者。在某种意义上讲,我或许该庆幸电疗主要影响前者,而不至于落入反复学习系鞋带,系扣子这样的窘境。

在当时,我失去了过去所有的记忆。这记忆指的是我从出生到18年这全部二十年里所经历的一切人与事。除却陪在我身边的父母(许是记忆深刻或能持续接触而记起或认识)外,我不再认识或者或是记得任何人,包括曾经的好友。(当然,这也和我与他们之间断了联系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果能够持续的接触,我其实能够保持认识的。)这些人中也包括同我一起在冬夜大雪中打乒乓球的辛,初高中六年同窗的好基友沈……也包括当时的女朋友,或者说当时的几个月前分手的女友。我不久前写了以篇小记记录与她在列车上相遇到交往再到分手的往事,这些记忆在现在还是很清楚的,不过在刚做完无抽的两三年里,基本上是与所有的人事物一同模糊成一片分辨不清的,或者说事空白一片的。在那时,我有时走着走着会忽然间想起我是不是拥有过什么,但回头向后望去,什么都没有。

而那个只能保持半年左右记忆的debuff将这个问题推的更彻底。这意味着我失去的过去,并非仅指18年之前的,只要我继续生活,继续经历,那么便意味着我继续丢失。我的记忆存储似乎只留下了很小的空间,任何从当前向前倒超过半年的记忆,都会被删除,来为新的记忆腾地方。我记不住半年前认识的同学们,即便当时交流地再热切,半年不交流也会彻底的从我的脑海中清除。虽然,半年不交流很难称得上是好友,但在当前这个社会里,在不怎么见面的人之间,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不是吗?也由此,我可以重复的去认识同一个人,重复的与他成为好友。得益于聊天记录的保存,在线上交流时,对面并不会知晓我已不再认识他,而只能通过聊天记录勾勒画像。这不能不说是件很奇妙的事情。开玩笑的讲,这,如果可控的话,恐怕是那些鲁莽匆忙地做了考研/四六级真题或是猝不及防被人剧透了的朋友们很希望拥有的“技能”了。

当然,所指的“半年”其实是个很宽泛的范围,有时候我的记忆能维持一年或更久,但有时候几天便会消失干净,这也为我面对期末考试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我之前提到过,人格解体随之的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失去了学习能力,主要是理解并能掌握学科知识的能力。甚至于不提学科本身,阅读文字本身也极为吃力,我不大能读得懂文字。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是通过模糊地强行记忆一些我不太理解的东西去“应付”期末考试。在这种情况下,记忆障碍的确可以说“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很多时候,我不得不通过长期机械重复留存的“本能”去考场上写文字,写回答。我为前两句的“应付”一词打了双引号,因为我实在是为了这一“应付”,付出了过于惨重的代价,以至于现在也不大愿意回想。(当然,或许为我通过考试起了更多便利的是我这所较为普通院校的“较为简单”的试题。我曾对比过一些不错的院校试卷,我清楚的知道,在那些院校中,我是拿不到现在的成绩的,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大概在二零年,有某著名郭导合作的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上映,我只看过影评人吐槽,不会对电影本身做出评价。吐槽中那个关于电休克等于忘记痛苦过去等于不再痛苦的桥段倒让我印象深刻,不管是电影本身还是吐槽人的误读,这不得不说都是个相当“令人感慨”的看法,非褒义。不管是mect疗效约等于失忆,还是失忆等于不痛苦,都是相当想当然的。

失忆是mect的副作用,而失去记忆也不代表会不再痛苦。回顾过去的失忆经历,与一些人不同,我很重视过去的记忆,并不会想着删去某些痛苦的经历。我曾经写道:“记忆是情感的承载,如果没有了记忆情感又该去何处寄托呢?”。虽然我在前文中讲,失忆并没有直观的影响我的情绪,但讲真,当了许久的没有过去的人,在一些时候还是会有很浓重的虚无与悲哀,就像漂泊在汪洋的瓶子,不知道从哪里来,不知道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装了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这种厌世情节,至今还有残余。删除记忆不会不再痛苦,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反倒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记忆,快乐的记忆就是快乐的自己,不快的记忆就是不快乐的自己。当你想保留某些记忆删除某些记忆时,你实质上是想保留某些自己,而删掉哪些不快乐的自己。但不管是哪一个自己,他都是不愿意被抛弃的。比起试图去遗忘,倒不如去记忆,去拥抱,去理解那些受到了伤害的自己。这是在我记忆逐渐恢复之后,最大的收获了。

断断续续,三心二意,写了许久。已知深夜,室友已睡,期待明日“逛gai”,不便再写,便如此罢。


失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