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故,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有,所以有好处,所以有坏处。
想得好处,必承坏处。
已承坏处,必得好处。
得到了好处,而没有承受坏处,说明该退了,该无了。
已承受坏处,而没有得到好处,说明该退了,该无了。
无,所以无好处,所以无坏处。
没有好处,即不承坏处。
没有坏处,则不的好处。
没有得,即没有失。
没有失,即没有得。
没有得失,方可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