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反反复复,家长如何摆脱焦虑情绪,促进有效康复?
孩子生病,家长会感到“焦虑”,本是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这些情绪和反应,一旦过度、过激,就会造成负面的影响。不仅影响家长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阻碍到孩子症状改善的进度。
所以本篇文章我们就一起聊聊,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及时摆脱焦虑情绪?

如何摆脱焦虑,促进有效康复?
健脑止动张大夫提示:正视抽动症,转变治疗观念
抽动障碍是遗传、心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综合产生的结果。疾病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两天就治好。
通常来说,暂时性的抽动障碍,一般至少持续2-4周;慢性抽动障碍及更复杂的Tourette综合征,病程通常在1年以上,因此家长要做好长期应对的思想准备。
与其担心、焦虑,不如将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多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多关注孩子更具体的需求。

调节自身状态
在治疗抽动症的过程中,家长的状态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家长的状态不好,这种信号也会传递给孩子。
“我爸妈知道我得病了需要帮助,他们天天看着我,让我更有压力了”。
所以,家长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感觉焦虑的时候,努力找些事情来做用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是去跑步健身,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和孩子沟通,更有利于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营造轻松、自由的家庭环境
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对抽动症状的改善有帮助,还在于家庭成员间的互相支持与理解,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能够在温馨和谐、舒适的氛围内成长。
反之,过分严厉的教育、充满焦虑不安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心理的恐惧和压抑,使孩子缺乏自信和主见,如此长期的不良刺激也会成为抽动症发病的诱发因素。
在生活中,要适当鼓励和表扬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偶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去与孩子平等交流,也许孩子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小儿抽动症属于中医“肝风”“筋惕肉”“瘛疭”“慢惊风”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儿童的“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有关。其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肝火生痰,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治疗需要祛风化痰,潜阳息风,缓肝理脾,强土制木,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