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是一本书的名字,作为1部拥有长达19个字的小说,它的内容却不长,一共才16.4万字。当然,它也不是一本长篇小说,而是一部小说集,书中共有4个故事。
它们分别是《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在威尼斯重建时间》和《边境来了陌生人》。

在未读故事前,看这4个文艺气息浓烈的题目,我实在是不太能与“科幻”挂钩。同时,也不太明白之前从未涉足科幻领域的作者蒋方舟,会突然发力于科幻小说。或许,在全书的后记中能一窥答案,也就是蒋方舟在2020年真实世界中的“混乱”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这个世界过于真实到有些虚假的无助感。
于是,作家想用一种“小说”的方式来记录、解读【现实】。于是,借科幻的壳去将现实,似乎成为了一个相对可行的路径。

基于此,贯穿全书4个故事的“南十字星”的意象就极为明显了,由于身处北半球的我们是看不到“南十字星”的,所以,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南十字星”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其在南半球的作用就相当于北半球的“北斗星”,它的作用是确定方向(南方或北方)。
自然,“南十字星”的漫游与收藏宇宙间的各种奇观,对全书的作用就是“锚定”,“南十字星”的观察视角,即是作者的观察视角。4个故事,也就是作者思考的4个大方向。

在官方简介中,是这么介绍这4个故事的。
《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中,南十字星随手送出了“文明的礼物”。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里,南十字星的命运与选择呼应了全球瘟疫下人类面对的困境和希望。
《在威尼斯重建时间》中,时间不再是从过去流向未来,而是回归它混沌的本质。
在《边境来了陌生人》中,南十字星化作一个符号和仪式,静静地倾听在一个偏僻堡垒中被讲述的真理与谎言,旁观历史如何自我重复。

《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让我想到了电影《降临》,也就是特德·姜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也差不多是个外来物落入一个“旧世界”,而“旧世界”的人借由它去观察到了一个“新世界”。不过,这个故事没有特德·姜的宏大布局,甚至可以称为一个童话故事——这颗蛋不过是外星人的遗落物,观察者通过这颗蛋观察外星人时,外星人也在观察这里。
作者在后记里提到,《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的灵感源自《费曼物理学讲义(第1卷)》的一个故事。
一个科学家(据说是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和女友夜晚一起散步,女友赞叹“看这些闪烁的星星多美啊!”所谓不巧不成书,这位科学家前不久刚通过研究发现了星星发光的原因(基于不断的核反应)——但还未将成果发表,于是对女友说:“是的,在此刻我是世界上唯一知道为什么它们会发光的人!
可惜,女友只是笑笑,并不明白“你现在正和世界上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意味着什么。同时,这个故事(似乎)戛然而止。
或许,这又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蒋方舟把因为这个“历史故事”里体会出的“知音难觅”与“有缘无分”套进了这个悲情故事里。这个列为书名的、也是本书篇幅最长的故事,读起来过于失落与无助。不被理解是不是那些天赋异禀之人的宿命?

至于《在威尼斯重建时间》,又是一个关于时间回溯、亲情和解的伤感故事。看这篇总让我想到日本科幻作家小林泰三的作品《醉步男》。
第4个故事是《边境来了陌生人》。虽然后记中提及其灵感来自博尔赫斯《巴比伦彩票》里的彩票之国,但一群人讲故事让我总是会想到薄伽丘的《十日谈》,提到“边境”则让我想到了电影《湮灭-Annihilation》,“陌生人”则让我想到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从某个角度看,这个故事是整个小说集的总结与升华。其实,看完全书,我的感触是“意犹未尽”。看得出作者试图在整个故事集里杂糅太多的元素以促成更高维度的立意,但如果让科幻小说具有“悲天悯人、荡气回肠”的高度,在故事构思方面或许需要更花心思。
以我个人浅见,书中的核心,也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即是【孤独】,精神层面上的孤独。但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开,纵使在这个疫情持续肆虐,宏观经济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尚有心绪思考哲学话题的必然是不愁吃穿者。
因为广大基层民众,日常考虑的是今天怎么过,明天怎么过。他们追求的只是繁琐生活之余的简单开心,而不是所谓的“仰望星空”,思考存在的意义。当然,大多数科幻小说本就是有闲阶级的读物,如果能从字里行间寻觅到一丝共鸣,已然是俗世中一大乐事。

对了,这本书有个极为难得的亮点——装帧上很有新意。封面与封底各有4个元素,分别是椭圆、十字星、立方体与多边体,图案上还有“01、02、03、04”的字样,提示分别对应书中的4个故事。主色调黑色配上烫金色,与呈环绕体的书名搭配,让整本书多了些许的神秘与灵气。
此外,这本书似乎故意设计的很小——毕竟,只有1/32的开本,长11cm,宽8cm,和一本小型日记簿差不多大小。非要套一个概念,大概就是,仰望星空,我们是那么渺小;疫情来袭,我们是那么卑微。其实,地球上的每个人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真的无足轻重。但我们可以让“玲珑”的一生,变得少许有份量。
哪怕,只是多了1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