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挖出神秘石兽!镇水神兽是什么,为什么人们要求将石兽回填?

雅安是全国现存汉代大型石兽最多的地区
芦山东汉石刻馆内的石兽
汉嘉古风,在南方丝绸之路上吹拂了几千年。巍峨神兽,屹立2000余载,不减昔日风采。

汉代石兽,造型简朴,于简约之中尽显大气磅礴。纵观全国,汉代石兽保存最多最完整者,首推雅安,这里是全国现存汉代大型石兽最多的地区,目前全国发现的汉代石兽有20多尊,雅安就拥有13尊,在我市芦山、雨城都有分布,它们在这片汉夷交界之地,演绎出了别样的中原气象。
芦山县博物馆一玻璃橱窗隔栏内一尊蹲伏姿态的石兽,不时迎来各方惊奇的目光。这是2000年6月在芦山县城建设施工中,于姜城遗址城门处发掘出土的“奇异石兽”。
石兽出土时头部已断,胸部两侧刻有翅膀,右腰腹部有一尊半圆雕的小兽。从形态来看,石兽蹲伏于一长方形台座之上,身体宽硕丰腴,鼓腹贴地,四足上部屈曲,四爪紧扣,蹬地有力,整体上呈负重状。
“以这样大的石兽作为城门石柱柱础的,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芦山县博物馆副馆长匡亘说,姜城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汉代城门建筑遗址,考古学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余伟超将其称为“中国第一城门”。这尊有翼城门石兽也是首次在汉代城市建筑中发现的石兽,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段空白。
除了这尊赫赫有名的城门石兽外,芦山县内还发现了10尊汉代石兽,形态各异,用途也不尽相同。
在芦山县的东汉石刻馆内,陈列着一排在芦山各地发现的部分汉代石兽,它们有的像狮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羊,有的头上长角,有的身上有翼,还有一些“四不像”。
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四川大学历史系任乃强教授前往芦山县调查时,曾于当年6月7日在东汉王晖墓一侧名为“石羊上”的地点发现石豸一对及石羊一头,“皆汉墓遗物”。
相关考古学者在经过考证后认为,汉代的芦山,是汉王朝西蜀边陲重镇,是蜀郡西部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民族交往的枢纽地带。因留存完好,芦山的历史遗存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又以汉代石雕尤为著名,而流传至今的石兽,正是“芦山汉雕”的代表之一。
在市博物馆一楼“汉嘉神韵”主题区域内,一尊尊硕大的汉代石兽迎接着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些石兽,正是发现于芦山县的另一部分汉代石兽。石兽造型均为跨步前行姿态,头上有双角、独角、无角之分,肩上有的无翼,有的为双翼,头似狮、似虎、似羊形态各异,作张口吐舌状,威猛凛然,似有举踵欲奔、静中带动的气质和威严凶猛的神秘色彩。
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专程前来参观考察。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芦山汉刻,叹为观止”,是“汉艺精粹”,是“汉魂”。
在雨城区高颐阙,还存放有两尊汉代石兽,雌雄各一,名曰“天禄”“辟邪”。它们都以完整石块雕琢而成,双肩有翼,作挺身前趋状,如醒狮怒吼。石兽均运用圆雕技艺,雕刻技法炉火纯青,堪称同类石刻中的经典代表,真正体现了“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境界。 本报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