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南北多歧路】背后的故事


吴敬梓
代表作《儒林外史》
在阅尽人生的千帆饱受冷暖之后,
写下这首词,道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00:12

00:37
生于官宦世家
父亲常年不在身边
13岁母亲去世
14岁过继给伯父→长房嗣子
待遇享受的更多
遭受族人记恨
但是伯父却是如己出,
亲自教他读书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走上文人科举之路光耀门楣
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无一不通
娶妻生子,顺利考试
考取秀才,生父去世
亲人争夺遗产
厌恶官场被罢免
回到故乡,伯父一病不起
族人分家排挤而出
相继妻子亡故
吴敬梓20多岁恰如老翁
性格大变,狂放不羁
目中无人,田庐尽卖,奴仆逃散,肆意挥霍
参加乡试,即使成绩优秀,但是在乡里,一“臭明昭著”导致落第
02:17
叶氏
洞悉了吴敬梓的才华和人品
吴敬梓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举家迁至南京(33岁)
才学受到当地的追捧
对八股和仕途充满怀疑
此后十余年蜗居书房,创作出惊世的《儒林外史》
而这首词就在其中

它就像冰山撞在了一块豆腐上
了解了所有宏大的暴力
历史更替,贫富的转关,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最终都会汇入水流花谢之中,剥去华袍,直视皮囊,将相神仙,也不过一介凡人,生南北多歧路,殊途同归
找到此生的快乐和幸福,比功成名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