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中常见的废标原因,投标人必看!
投标中常见的废标原因,投标人必看!
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因各种细节错误导致废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帮助读者“避雷”,整理了在投标过程中常见的废标案例及典型废标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从中学习经验教训,避免发生此类失误。
案例一:
某公司在一次重大投标过程中,该公司某分支机构 a 部门在 完成全部资格预审文件电子版后,将其发送至公司本部由 b 部门 进行打印、签字、盖章和密封包装,密封完成后由 b 部门将投标 材料邮寄至 a 部门,最终由 a 部门将投标材料提交至招标方。 在开标当日,因提供的预审文件之“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页 面“法定代表人”签字处出现误签(本该为营业执照法人张 XX, 但实际签成项目负责人刘 XX。)被评审委员会判定无效,导致废 标。
废标分析:这是一例典型的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投标所发生 失误的案例。因双方审标不严,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导致项目废标。
案例二:
在某次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中,招标文件要求提供 “近三年 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备查)”。投标过程中,某公司误以为只需携 带原件备查即可,而未将审计报告的复印件装在投标文件中。在 开标当天,评审委员会未在该公司的投标文件中未找到三年审计报告,则被判定投标文件无效,导致废标。
废标分析:这是常见的“招标陷阱”,招标文件要求的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备查)实际是指原件需随身携带,复印件则要放 置在投标文件中,而不是仅携带原件。 另需注意如果招标文件要求提供“完整的审计报告”则要格 外重视,完整的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三表一附注、注册审 计师的执业许可证、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执照。很多投标人都把 报告中的附注去掉了,这样一来提交的不是一份完整的审计报告。
案例三:
某公司在一次投标中,投标人投标了若干个标段,可当评审 委员会打开投标文件之后,发现第一个密封袋里装的是第二标段 的投标文件,第二个密封袋里装的是第一标段的投标文件,最终 被评审委员会判定无效,导致废标。
废标分析:这是典型的“资料混装”情况,大家在投多个标 段的时候一定要再三仔细检查材料是否装订正确,避免此类失误 发生。
案例四:
某公司在标书“法定代表人及授权代表签字”处签字时,仅 法定代表人进行了签字,而忽视了“及”授权代表签字,最终被 判定投标文件无效。
废标分析:这是一起不按规定签字导致的废标事件。在签字 处需特别注意“及”、“和”、“或”等字的出现,最终决定由哪些人进行签字。
案例五:
某公司投标时报价 328 万,开标一览表小写部分为 3280000 元,因笔误,大写却写为叁佰贰拾捌元。 工作人员唱标时,投标人说是笔误,大写应为叁佰贰拾捌万 元。后来,评标委员会查实该投标人的投标明细清单汇总后的总 价确为 328 万元,与小写部分吻合,同意更正。最终该公司中标。 结果公布后,有供应商质疑结果无效,因为根据 87 号令规 定,在开标一览表的大写与小写不一致时,应以大写为准。采购 管理部门最终也认为评标委员会同意更正报价的行为不合理,此 次中标最终无效。
废标分析:此案例为典型的“大小写不一致”,投标人对投 标文件的审核、特别是对关键信息的核查要格外重视,否则付出 的代价太大。
案例六:
某公司因投入人员姓名核对不仔细,拟任的项目经理身份证 件的名字为“李东升”,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以及社 保证明材料中却为“李东生”。一个同音字之差而被废标。
废标分析:这是由于投入人员姓名因“同音字之差”导致标 书无效而废标的案例,对于人员姓名、甚至是合同字母大小,投标前都必须仔细检查。
案例七:
某公司因第一次投标时,有效投标人数不足 3 家,所以流标。 第二次投标该公司投标人员早早到场,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最 后到开标时间也没见人,到最后才发现第二次和第一次投标地点 不一样,最终导致投标失败。
案例分析:第二次开标的地点变化了,而投标人想当然地将 第二次投标书送达了第一次开标的地点而错过开标时间。
案例八:
某公司在投标文件中,被授权人的签字日期均落在了开标前 一天,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上写着“该授权有效期自开标之 日生效”最终被评审委员会判定无效而废标。
案例分析:由于授权有效期是自开标当日开始的,所以该被 授权人在之前签署的文件,对本项目来说均属无效。想解决这一 问题最好办法是所有日期统一时间,都写成开标当日。
典型废标项
1、授权书错误
①日期错误——授权书的签署日期、公证书的日期、投标函签署 日期(或开标的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逻辑性;
投标人员未核对打印的日期,出现 2 月 30 日等常识性错误;
年份错误;授权委托书日期在开标日期相后等;
②被授权人的签字错误。商务及技术投标文件上签字的授权代理 人姓名与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的授权代理人名字不一致。
2、公证书错误
①未按规定提供公证书原件,彩印件,复印件及盖章复印件;
②未按规定在投标文件的副本中附公证书的彩印件;
③未按规定单独递交公证书等。
3、财务数据、保证金、质量保证金错误
财务数据:
①近 3 年或者某一年的流动比率小于 1 而被废标。
②财务报表确实或提供年份错误。
保证金:
①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汇出,多汇或少汇;
②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彩色银行回单扫描件;
③银行回单扫描件不清晰;
④使用其他项目的汇款凭证。
质量保证金:
①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填写百分比数字,或没有百分比符号;
②未仔细阅读招标文件要求,填写错误限额;
③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填写格式,百分比号写成千分比号。
4、报价错误
①未按招标文件规定限价报价;
②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费率计取监理费用;
③报价函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格式填写;
④未在报价函上填写投标报价,或大小写均错误;
⑤唱标函与投标函中的报价不一致;
⑥投标报价修正后超过招标的控制价上限;
5、资格类文件错误
①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诉讼及仲裁情况表》;
②社保缴费证明——时间不符,未盖章,资料模糊不清,伪造;
③信用查询平台查询——查无此人等;
④行贿犯罪记录查询——法定代表人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的行贿 犯罪记录查询函等;
⑤投标联合体——未按规定提交联合投标协议;投标保证金;联 合体牵头人财务报表;未附融资承诺函等,如未提供均可能被废标。
6、签字盖章及封装错误
①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盖章签字,临时换页时未及时盖章签字;
②正副本内容不一致;
③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行密封都视为废标;
④提供 U 盘——标注错误、未确认 U 盘内文件,提供空 U 盘;
7、标书递交及开标错误
①送标地点错误——投标书没有按时送达指定开标地点;
②送标时间错误;
③送标指定人未参加——招标文件规定法定代表人或拟任项目 经理、总监必须参加开标会议而未参加的,或参加而没有提供身份证原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