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阿强mark】

2020-09-04 19:43 作者:阿强憨憨  | 我要投稿



我们在谈论事物时经常会预设了一个我们几乎不曾意识到的隐喻。

因果关系

隐喻影响了我们的语言的发展。我们得语言是线性的,线性中便产生了因果关系。如果语言是非线性,就能打破因果关系,《降临》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假设我们所有复杂概念都能分解成一个个直至不 能分解的最甚本单位。这样的基本单位被看作是构建“意义大厦”的 基本材料。相当于我们所理解的分子与原子的概念。而因果关系的概念又常被看作这种构建的基本材料。传统物理认为物质分隔到原子便不再可分割。与子类似存在于隐喻之外的体系,即部分物体本体与喻体,不需要比喻的存在。隐喻,从语言到图形的转化,上升到类似图论思想。多个转化物之后的联系,可以倒推被转化物之间的联系,转化物可以在其转化的基础上进行再转化。隐喻还有另一种形式,便是用谐音梗。或是制造反差感。

 

容器

物质本身可以被看成容器。比如,一缸水。当你走进浴缸时,你就走进了水中。浴缸和水都被看成是容器,但种类不同。这时,浴缸 是“容器”,而水是“容器”内的物质。你泡澡时,水是容器,你是容器内的物质。视野,我们把视野概念化成一种容器,并把我们所看到的概念化成这一 容器内的物体。这 个隐喻很自然地来源于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当你看一片区域(土 地、地面等)时,你的视野限定了区域的界限,也就是说,界定了你 所看到的部分。考虑到一个有界限的物理空间是一个容器,我们的视 野与这个有界限的物理空间相互联系,那么这个隐喻的概念“视野是 容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我们承认因果关系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在组织构建 物理、文化现实时,最常用的就是这个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果关 系的概念就是一个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

这就是为什么“从…… 而来”这个短语在上述例子中都有应用:冰被视为从水而来,纸飞 机被视为从纸张而来;塑像被视为从泥土而来。在句子“我用泥土 做了一尊塑像”中,泥土这一物质被视为“容器”(通过“物质是容 器”这个隐喻),而物体(即塑像)就是从中产生的。所以“制作” 这个概念,即直接操控,只有部分而非完全是隐喻概念。

出生就是一个物体(婴 儿)从一个容器(妈妈)里面出来。同时,这个妈妈的物质(她的血 和肉)也在宝宝(容器物体)里面。我们关于出生(还有农作物生 长)的经验为创造概念提供了基础。“创造”有着“制 作一个物体”这一概念的核心,但也延伸到了抽象实体。我们可从出 生隐喻中看到创造概念的基础

“因果关系”的概念基于“直接操控”的原型,直接 产生于我们的经验。“因果关系”原型的核心因隐喻而得以延伸出更 为广泛的概念含义,有着许多特殊情景。

 

时间

时间被比作金钱,我们默认时间具有金钱属性,比如浪费时间。但时间也不具有所有的金钱属性,比如没有时间银行,时间不会产生利息。时间的逝去,或者说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中,时间是在运动,是时间在向我们快速运动,我们是静止的,还是时间是静止的,我们在奔向时间的终点?过去我们常用从前这个词,而未来我们常用以后或者后来这个词,那么是否我们是向后跑着奔向时间终点或者时间从我们的背后射来。而祝愿一个人未来好的时候,我们又用前程似锦而不用后程似锦这个词,好像这又与前面矛盾。问一下,时间这条线上哪一头是前,哪一头是后。

 

“爱”不是一个有清晰界定的结构的概念,不管它的结构是什么,它 只能通过隐喻获得概念。

爱是作品。

爱是积极的。

爱需要合作。

爱需要奉献。

爱需要妥协。

爱需要约束。

爱是共同责任。

爱需要耐心。

爱需要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爱要有牺牲。

爱经常性地带来挫折。

爱需要本能的交流。

爱是一种美的体验。

爱本身具有价值。

爱需要创造力。

爱需要一种共同的审美观

爱无法以公式实现。

爱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爱是一种你是谁的表达。

爱创造一个现实。

爱是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反映。

爱需要最大程度的诚实。

爱可能是瞬间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爱需要资助。

爱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产生一种共同的审美满足。

我们爱我们的偶像,把梦想寄托于偶像,那么为什么不寄托于自己呢?追星是一种不用被拒绝的恋爱。

 

原型

事物有固定的原型吗?比如鸟,鱼。鲸不是鱼,但在特定的情境中,宽松来讲,它可能被认为是鱼。你脑中的鱼的概念与他脑中鱼的概念一样吗?企鹅到底是鱼还是鸟?鸟又具有哪些属性,鸟会飞吗?鸵鸟不会飞,却被称作鸟。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在空中飞的鱼还是鱼吗?我们知道假人不是人,假钱不是钱。那么假枪是枪吗?假酒是酒吗?假药是药吗?

众多存在的隐喻构成了某种系统,比如方位与经济与好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上即意味着好。通货膨胀中膨胀意味着金钱的数额增大。美国的汽车以大为好,油耗越高马力越大越好,而日本的正相反,以小车型低油耗为优。众多隐喻所构成的网络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体系,隐喻的价值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

隐喻对我所产生的一部分由文化决定,一部分与我过 去的经历相关联。个人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隐喻有着部分相似性。孤立相似性。与主观者的体验经验有关。所谓的真理可能只是在某些范畴下,限制条件下的真理。

隐喻可以创造现实,尤其是社会现实。隐喻可以成为 未来行动的指南。当然,这样的行动会符合这一隐喻。反过 来,这会使隐喻增强,进而使经验连贯。从这个意义上来 看,隐喻可以是自我应验的预言。比如希特勒对犹太人的隐喻。

 

浪漫与意义

客观主义代表理性大概率带来的是无趣感。主观主义的是浪漫与想象。真理与艺术自古以来就相对。真理追求的是永恒不改变的事物,所有人对其解读都一样不会产生误差的事物。而艺术是抽象的,一幅画,一首诗歌,一首音乐,一支舞蹈,千人可以有千人不同的理解。希腊雅典圣贤讲解修辞学,而这些人又是哲学、逻辑学的创始人,一边是感性一边是理性。意义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某种价值观吗?还是某种精神追求?浪漫的人会追求意义吗?浪漫主义讲求自由,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若去追求意义,那不是被意义所困住了吗?那便一点也不浪漫了。如果他们不去追求意义呢?漫无目的的游荡,那是否就是真正的浪漫,还是会遁入虚无。

我们赋予仪式以意义,仪式中带有某种隐喻形式。仪式又是我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节日、宗教活动。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阿强mark】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