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新闻1+1 20231023》中国科幻,已经走到哪了?
【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提到中国的科幻创作,大家马上会想到刘慈欣,8年前2015年,他因《三体》的第一部获得了雨果奖,也就是科幻创作的最高奖项的最佳长篇小说奖。那么这两天在四川的成都,它再一次出现在雨果奖的颁奖舞台上,然而这一次他是颁奖嘉宾,让人高兴的是站在他面前的领奖者,也是来自中国,名字叫做海漄。
那么随着中国的作家接连获得雨果奖,以及最高的科幻的创作的这种奖项,中国科幻的创作已经走到了哪一步,更重要的是还要迈向怎样的高度?来,今天我们一起关注。
【海漄】从收到组委会的入围邮件通知,我就在畅想现在这一刻,但是我直到现在还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在我小的时候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我个人曲径通幽的私人花园,在这个花园里面,科幻是其中最美丽的风景。(注:小编很喜欢这段话,这段话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地方,祝愿大家在脑海中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个人曲径通幽地私人花园。与大家共勉。)
【白岩松】来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获奖者海漄,他是笔名海漄,出生年月是1990年,也就是说到现在是33岁,出生的地点是湖南湘潭,他现在是在深圳做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他这回获奖作品是《时空画师》,获得的是最佳短中篇小说,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连线海漄。海漄你好,今天是周一,上班了没有,周围的同事给予了你怎样的一种祝贺?
【海漄】对,今天是已经开始上班了,然后今天到了岗位上以后,确实是。同事包括领导都对我确实有非常大的祝贺和祝福,送了我一束很漂亮的鲜花,然后确实也是考虑到不要影响大家工作状态和一个工作秩序的原因,所以说还有很多是没在一个办公地点的同事就没有来祝福我了,但是他们的祝福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我们行内的信息,包括我们自己的电话,包括我们的微信都已经给到我了,我非常高兴和激动。
【白岩松】在你获奖之后,我看你接受采访的时候非常有意思,你说如果不是在成都多待一天的话,周末你可能还在单位里头加班。以后会不会领导给你安排的加班会少一些,又或者担不担心领导担心这小子将来还会在我们单位工作吗?会不会专职搞创作去?
【海漄】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多。好担心的,因为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表示过我对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包括我自己的写作状态,我是还挺满意的,所以说暂时我也不打算改变这种状态。全职可能还不是我短期之内要考虑的一个选项,包括就是说加班这个东西不是说领导安排到,确实是跟我自己的工作风格和我自己的习惯也有关系,可能做事会比较细致一点,所以说可能有的时候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加班,然后为了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好,会有一个目标感,所以就自然而然会有一些加班,倒不是说领导给安排的。
【白岩松】你的这番话一定让领导觉得特别放心,开玩笑,就在你领奖的时候,其实你当时谈到有一种很大的不真实感,现在这种感觉是不是好多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把这个大奖给你,你也当一下自己的评委?
【海漄】其实这种不真实感,从最开始收到入围的邮件就已经有了,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因为从收到入围的邮件开始,一直到最后颁奖,其实中间是间隔了一段时间的,然后因为平时工作也比较忙,这种感觉其实是慢慢被冲淡了的。直到21号晚上颁奖的时候,随着一个个名单播出来,这种不真实感越越来越强,其实我莫名的,就是本身我去成都的话,当时是没有抱太多的期望的,我只是说作为一个科幻迷,这是一场盛会,我觉得我参与进来,已经很好的一件事了,所以说才来到了成都,但是确实没想到就拿到了这个奖项。然后确实,一直到现在还是非常激动的,我不确定我现在目前的状态到底是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还是说处于一种大脑过载的状态,我可能还需要时间去消会消化一下,主持人。
【白岩松】你自己如果当自己的评委的话,你觉得为什么会把这个奖给你?
【海漄】我觉得这一次确实是可能,我拿奖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里面,确实,包括我看到有一些大家的评论既有非常友善的,也有批评的。我觉得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毕竟作品有不同的风格,然后读者也有不同的口味。本来就是说,对于科幻来说,科幻其实原本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通俗品类,然后我写的这种风格可能在科幻里面又算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小的品类,所以说可能在这个点上就是说本身尝试的人会比较少一点,然后它结合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可能就是说在我们其他的品类已经有很多优秀作品的情况下,然后它的出现可能确实是给大家、给评委、给读者带来一种新奇感,所以说我觉得可能这是能够拿到这次奖项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当然确实它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很多朋友也已经给我指出了,包括就是说提到的,能否对标之前的雨果奖作品,我觉得差距还是很大的,并不是说因为我获得了这个奖,这篇作品就是完美无缺的,肯定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白岩松】海漄,如果媒体报道的没有错的话,你是在5年前也就是2018年才开始创作的。科幻门类的这种创作是怎样击中了你,为什么为什么会走进这个领域?
【海漄】实际上我关于科幻创作的表述,我可能就是前前后后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会有不同的表述,因为我一直是说的是我的正式开始写作,就是说把写作当做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正式的事情,可能是从2018年、2019年左右开始的,但是实际上写作的时间,包括开始进展的时间其实已经很早了,就是说并不是说之前没有任何的积累和和练习,然后突然从18年然后之后就突然爆发了灵感,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只是说从18年19年之后,随着自己心态的变化,慢慢会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对一些事物会有一些更加稳定的看法,我才开始坚持去写这些东西。当时是怎么戳中我的?因为我是作为一个科幻迷,很早之前已经是一个科幻迷了。小的时候,就像我在颁奖的时候说的,小的时候在书店里面就已经培养了对这一个类型的爱好,特别是我入坑的时候,我记得在应该是2002年左右,具体时间可能印象有点模糊了,不一定准确。当时我看到了两篇科幻作品,一篇就是大刘的《吞噬者》,另外一篇是潘海天的《饿塔》,这两篇作品就是直接让我沉迷其中,当时很疯狂的一种状态就是说,基本上去搜寻市面上所有的科幻作品,去看、去阅读,然后这种喜爱到了一定程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自然而然的会尝试去写。
【白岩松】接下来大家在你获奖之后,当然很高兴,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期待,会去挑战长篇小说这个领域的创作吗?
【海漄】我觉得我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时间状态的话,如果要完成长篇的话,确实可能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事情,因为我知道,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说从文学品类上的地位来说,长篇肯定是属于金字塔上最最顶尖的一部分,但是我不会为了现在的一些目前短期的目标,去强行勉强自己去做这种本身可能条件还不太成熟的事情,当然现在有在尝试,但是我没有给自己设立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我希望还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节奏去先把短中篇写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到时候会推出自己的长篇跟大家见面。
【白岩松】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连线,同时要特别隆重的再次祝贺你获得这个奖,为你感到高兴,为我们所有作为一个科幻作品的读者观众等等共同感到高兴,祝贺你,谢谢。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中国科幻的创作已经走到了哪,更重要的是打算去怎样更好的高度?
【白岩松】接下来我们马上连线2023世界科幻大会专职主席,科幻世界杂志社的副总编姚海军。姚主席,您好,这一次我们看到获奖,中国获奖非常的多,毫无疑问现在这是这几十年来中国科幻创作最好的一个时代,但是如果放在一个世界的角度看,您觉得中国现在的科幻创作已经到达了怎样的位置,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姚海军】中国最优秀的作品和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幻作品是没有多大的差异的,像刘慈欣这样的作品放在世界科幻文坛也是一流的,但是我们的差距是在于我们的作者群体还不够壮大,然后我们的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正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
【白岩松】其实透过《科幻世界》这个杂志,可能你们的感受会更深,80年代的时候会吸引很多跨年龄层的人的共同的这种喜爱,那40多年时间过过去了,现在据你们的观察和了解,年轻人喜不喜欢科科幻,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一种科幻,这个变化是怎样的?
【姚海军】现在的青年当中的科幻读者是非常多的,这些年科幻文化的广泛传播塑造了大量的读者。他们的喜好除了像刘慈欣这样的作品,在宇宙的尺度上对文明关系的这种建构,这样的小说有非常多,这种科技的未来的畅想,还对在我们的历史当中探寻未来文化的根源,在现实当中探寻情感的温度这一类的小说也都非常受欢迎。
【白岩松】这次在成都举办的科幻大会可以说非常成功,其实今天一提成都,大家容易说大运会,其实早些时候人成都就说今年两大重要的事情,一个是大运会,一个是科幻大会,专门建了很魔幻的这种建筑,你透过这次大会感觉我们科幻在中国是否已经完全出圈,它意味着什么?这次科幻大会的成功.
【姚海军】确实这次大会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现在,这两天有中国的作家拿到了第三座雨果奖的奖杯,非常热烈的在探讨未来他们的作品的影视化的可能性,然后也有很多的这种商业上的这种合作的探索,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触动,科幻大会不仅是对于粉丝来讲是一个节日,对于科幻产业的发展也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科幻从单向的跟国际的交流,就是过去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幻引进的比较多,但现在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也开始对中国的科幻作品感兴趣,这个是我们的科幻交流从单向变成了双向,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白岩松】其实这次当大家看到刘慈欣给海漄颁奖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科幻创作,这种传承,包括我们小时候看,比如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到后来飞向人马座到大刘一直到郝景芳,再到这次的海漄,您怎么看待这种传承?它在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是不是有很多的孩子会在这种传承中已经开始出发了?
【姚海军】是这样的,从科幻文学的这种开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传承是一直在有序地进行的,也正是这种传承给了科幻文化,给了科幻文学发展一个非常大的动力和坚实的一个基础。像我们这一代的科幻迷,我们都是读着叶永烈、郑文光他们的优秀的科幻作品长大,到现在的科幻迷,我们今天大会上也能看到很多科幻迷,他们说都是看着刘慈欣的作品,从作为小学、中学的时代就看到这些作品,就是这样的一个传承,那也可以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代一代的我们的科幻的活力。
【白岩松】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其实我们在期待很多的孩子成为未来科幻作品的创作者,更重要的是希望所有的家长和老师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上课之余多看一些科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