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解锁【引体向上】细节+训练计划

理论
1.握力
握力测试:单杠能挂多长时间?与训练计划相关
如果握力极限测试为60秒,则以极限时长50%训练,即30秒/组,做3组
Q:引体向上窄握肩不疼,宽握肩不适
2.稳定性
1)肩胛稳定性
新手注意事项:刚开始练引体向上两手距离为比肩宽一拳,稳定性来自肩胛下降的稳定性(肩胛的功能:上提、下降、内收、外展、上回旋、下回旋)

做引体向上时,不能耸肩,要肩胛下沉,否则容易肩关节疼痛
大多数人肩胛的下降功能优于肩胛的下回旋功能,因此窄握(肩胛下降)时肩的稳定性较宽握(肩胛下回旋)时稍强,如果肩胛下回旋功能弱,就容易耸肩,导致肩关节疼痛
引体向上(窄握)的行程:
向上时下巴要过杠,向下时在沉肩状态下伸直大臂
注:肩胛开发很重要!肩胛功能强有利于上肢训练
2)核心稳定性
做引体向上时身体来回晃会对握力产生更多负担,重心不断变化不利于肌肉找到发力顺序
训练核心:死虫子、活虫子、水平支撑、腹直肌训练等
3.体重
大体重选手引体向上较困难,因此减重有利于提高引体向上成绩
训练动作
握力、肩胛稳定性、核心稳定性训练
引体向上从0到1
确定训练频率:高频中等强度(不产生特别强的疲劳,可以每天或隔天做的程度)
1)吊杠
2)反手窄握 等长收缩 5-10秒/组,一次2-3组

3)离心训练
肌肥大训练要特别注重离心,因为离心带来的破坏非常多。此外,在引体向上中,离心和向心的轨迹的相同的。
1次/组,慢下,一天2-3组(借助箱子或弹力带上去)
注:离心训练比划船类动作(如哑铃划船、杠铃划船)对提高引体向上见效更快。划船类动作能增加背部力量和肌肉量,但短期效果不明显,适合长期训练计划
4)澳式引体
找一根固定的杆(健身房或公园有)
从最大角度开始,找肩胛跟背阔肌收缩的感觉
随着训练频率增加,不断降低杠的高度,使身体与地面越接近平行,难度越大
5)反手弹力带引体
选择一个力量较大的弹力带(能做5次以上的弹力带),每组3-5个(如果用特别大的弹力带还是做不动,就继续做离心训练)
6)正手弹力带引体
训练计划
每日训练:
YTW每个动作15次(参见【家庭跟练】体态提升!胸背训练的重要基本功!_哔哩哔哩_bilibili 2:36)
平板/侧向支持各25秒;死虫子20次
正式训练前测试
测试吊杠极限时间并记录,之后训练将多次使用
DAY1-DAY10 可休息两天
吊杠 50%极限时长 3组
澳式引体75°角 20次 3组
澳式引体45°角 15次 3组
澳式引体背平行于地面 5-10次 1组
反手屈臂吊杠5-10秒 3组
反手离心引体 5个
反手弹力带引体 5个 3组
DAY11-DAY20 可休息三天
吊杠 比之前的时间增加10秒 2组
澳式引体45°角 20次 5组
澳式引体背平行于地面 10-15次 2组
反手曲臂吊杠10-15秒 2组
反手离心引体 10个
反手弹力带引体 7个 3组
DAY21-DAY30 只能休息一天
吊杠 吊杠到力竭,不能低于前一天的时间 1组
澳式引体45°角 20次 2组
澳式引体背平行于地面 10-15次 4组
反手曲臂吊杠 15秒 2组
正手离心引体 10个
反手弹力带引体 10个 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