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HOLO的事情,谈谈对搬运未来的一些思考。
看到空妈号上一水的“已失效视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hololive过河拆桥触碰红线的行为感到愤怒,一方面为无缘无故遭到连累的空妈而惋惜。我是18年3月加入的空妈组,正式开启的搬运生涯。入组之后第一个工作就是空妈的两期生放全熟,我一人担任翻校。现在想来那应该是第一次有搬运做生放全熟。然而我立即就意识到了这样的工作投入精力和产出收益完全不成比例。过去在游戏汉化组的经历告诉我,无报酬的高强度工作最后只能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人员流失。等到所有人的热情都消磨殆尽,剩下的便只有一地鸡毛。从那时开始,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无偿翻译决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对于Vtb在中国的活动,字幕搬运应该有更多的建议权,既不能当免费工具人,也不能喧宾夺主。
这之后我辗转过许多字幕组,最终幸运地来到了田中工务店China。我没想到自己的理念能够被中岛支持和赏识,他还表示我们接收后做的每一期视频都会有相应的报酬。他也最终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2018年6月16日起开始计算,工务店China成立以来制作的每一期视频的报酬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了结算,并于2020年九月初向参与过工作的各位组员全部发放完毕。同时,田中工务店China作为“字幕组”的部分(酒姬胖次工厂)也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解散。
搬运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圈内圈外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解答。诚然,单纯只作为翻译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搬运组的鬼才剪辑和花式整活,Vtb在中国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热度。可是,在这之后呢?这些二创形式的工作,与数年前中国网络上流行的动漫字幕组和游戏汉化组又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时代变了。中国网络已经从版权真空的大海盗时代进入到了后版权时代。说白话就是,以前你做动漫字幕、做游戏汉化、发布资源,没有人会来管你。现在你给Vtb做字幕,做火了之后官方就会入驻(虽然那时候很多人都不信日本官方会入驻),直接与平台方建立联系。这时的搬运就会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没有平台资源,也没有版权著作权。夹在两大势力之间,瑟瑟发抖张不开口,说得不好听一点,叫任人宰割。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官方不入驻的时候没有这些问题,官方一入驻就变成了这种情况?就算官方入驻了,搬运为什么不能还按照入驻之前的体制来运作?很简单的道理是,因为官方入驻代表了商业模式的正式形成,而商业模式中每个环节都是有各自的利益诉求的。这种利益诉求并不因为几句“用爱发电”的口号就能打消,因为利益它就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打个比方,假设二十年前你自学编程做了一个聊天软件,平时就跟自己几个同学用着玩。某天被某个大佬看上了,想要买下这个软件。这时如果你说“反正这东西我做出来就是为了好玩,你想要你就拿去用吧,不用给我一分钱”,大佬肯定觉得你脑子秀逗了。当然,作为秀逗的代价,大佬肯定会毫不客气地将你做的东西拿走,将来赚了大钱也不会念你一丁点的好,给你分一分钱的利益。这是什么?这就是资本的本性啊。
说到底,这样不健康的模式竟然能延续到今天,已经超乎了我的意料。艺人触碰红线当然是艺人的错,运营死猪不怕开水烫也实属混账行为。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对于搬运组内部的人来说,这或许是集体逃离韭菜命运的最好机会。那么,搬运的未来究竟在哪里?之前提到了我的理念被田中工务店的中岛所认同。去年上海BML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与中岛在酒店大堂具体沟通了田中工务店China的运营模式。首先,必须保证人员工作有报酬。其次,为了在有报酬的前提下维持收支平衡,尽可能地精简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最后,保持沟通通道畅通,保证能将田中工务店China的建议直接传达到日方决策层,中间不通过平台或者其他代理商。这样一来,田中工务店China就正式成为了田中工务店的下属组织,既不是“不知来路的中国网络团体”,也不从属于中国的平台或者代理商。
当然,能够形成如今的理想状况,还要多谢中岛和田中工务店团队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信任。如今的田中工务店China已经不再是刚成立时的字幕组性质的组织,而是直属于日本制作团队下的本地化运营团队。而对于其他Vtb项目的日方运营,无论他们在日本或者中国市场有没有知名度,他们都不太会信任搬运、也不会积极听取搬运的意见,更别说分一杯羹让搬运不要饿死。我在与其他Vtb项目的日方负责人沟通的时候发现,有些人只想找个懂中国市场的人白嫖idea,有些只愿意给钱换翻译,还有一些根本对搬运无法信任,进行再多轮谈判、做再多介绍中国市场的ppt也无济于事。
搬运的未来在哪里?我无法准确的描绘。即使当下看上去正确的方向,未来也可能充满了艰难险阻。对于仍有意在搬运界坚守下去的各位同仁,我只能奉劝一句:仔细思考搬运的存在对于内容创作者和观众双方的价值,并在这条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做过度的期待,并不意味着卑躬屈膝、任人剥削。如果大家都只是图一乐,不曾产生任何有效的收益,则尽可在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各行其是;但一旦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就一定要认识到,这种商业模式中挣到的每一笔钱里,都包含着各位的热情、灵感和心血,而它们的定价权,其实就握在各位自己手里。
不知不觉码了两千字,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大家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