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丈人去了之后不想回家,这里的生活,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钱钟书曾在围城里说过:“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1
这三年,学会了很多新词。
比如非必要,比如稳中向好,比如方舱医院。
未了解方舱之前,进入方舱的人,心中总是有点忐忑。
在家里呆着都提心吊胆,去了那里,能好么?
是不是你以为的方舱生活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只能蜷缩在属于自己的狭小空间里,紧张而局促。

但事实证明,方舱里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越是拘束的地方,越有可能存在潇洒和肆意。
舞蹈工作者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干劲儿。舞跳得不错,不过还是想提两点意见,第一吗,没有啤酒、第二灯太亮。

勤奋的小姐姐即使条件有限,也要对着镜头练习甩头舞。

只要大家坚持锻炼身体,众志成城,说不定能拿到团体操前三名。

健身小姐姐也不甘示弱,方法总比困难多,传播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每一个健身人砥砺前行的初衷和信念。

偶尔切磋交流下牌技,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

哪里有梦想,哪里就有舞台,红裙小姐姐为了圆梦,废寝忘食苦练专业技能,只为有一天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圆梦、绽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告诉记者,“我老丈人去了方仓,给我说他好像去度假了。吃的好,有人聊天,还能看广场舞……乐得都不想回家了!”

大爷心里乐,大爷不想说,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2
陋室如同金玉屋,人生到处即为家。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无论身处哪里,都可以做到积极、乐观、向上,用饱满的热情和努力生活的态度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没进来之前,他们都有各自的小家。
进来之后,他们手牵手、心连心,组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在其小说《嘉莉妹妹》中曾经这样写道:“他开始发现那个世界活像是一座禁城。城门口有人守卫着。你就是进不去。在城内的人不屑出来看看你是什么人。他们在城墙里这么欢乐,竟忘记了被摈在城外的一切人等,而他正在城外。”
城外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和了解城内人的快乐。
3
曾经有一位热心读者问了杨绛这样一个问题:“杨先生,您是怎样看待人生的?”
杨绛先生略作思考:“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随后,她又接着说道:“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是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钱钟书也通过《围城里》的主人公方鸿渐,向大家传递了一种生活理念。
知乎上有提问,怎么评价方鸿渐的为人?
高赞回答这样写的:这是一个真实的小人物,厌恶世俗却又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只能随波逐流,逃避退缩,为无法自主自己的命运而自艾自叹自怜。
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围城,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生活中无奈才是常态。
年少嘲笑方鸿渐,读懂已是书中人。
最终,我们都接受了平凡,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生活最大的难题不是坠入平庸,而是无法与自己和解。
有时候,当阿Q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