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词创作与研究律诗知识

2023-07-08 15:39 作者:好杜有图  | 我要投稿

欲学诗词先辨体,稍通律法可凭依。

要须甘苦品尝后,窥得门庭再造微。(望坡居士)

中国诗词体裁。“诗词”乃“中国古典诗歌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可归为诗、词、散曲、汉俳(20c80s才生成),楹联是一种很早就产生的“半诗体”,始终与诗歌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二言没有成为诗歌体裁

1、四言(《诗经》)西周,西周后期衰落(衰落不是消亡)到战国中期是中国诗歌的断层,战国后期第二次高峰(屈原的创作)。参与政治(曹操),宗教

2、屈原的楚辞(诗赋)骚体(以屈原为代表的一种诗歌体裁形式,主要是《离骚》为代表,标志是规律的“兮”字的大面积运用),长江中游领域,后面逐渐低落。

3、骚体衰落后,民间出现的歌谣,西汉杂言体

4、五言古风(五言体),东汉成熟,魏晋盛行,南北朝钟荣总结诗歌创作,五言乃有滋味者也

5、古代没有标点,断句。句读(豆)

古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形式,唐代以后,近体诗。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粹,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以此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

律诗: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有五律、七律,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研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排律:把律诗拉长

词:格律体。词牌规定词的形式。一剪梅(李清照)136押韵,平仄交叉

散曲:曲牌一般会标宫调,词牌一般不会

仙吕(有固定音乐)-宫调名,醉中天-曲牌,咏大蝴蝶-题目

可以增加衬字;通俗

对联(楹联是对联的一个类别,挂在大门的):用词对偶,词性相似,字数相同

汉俳:产生时代晚,为20c80s产生,创始人:赵朴初

五七五

菜花盛开,月亮东升,太阳西落。

菜花月亮太阳

叶绿金满地,坐观月轮东山探,黄昏日趋西。

中国新诗即现代自由体诗是以古典诗歌体裁的反动面貌出现,现代汉语取代古代汉语,声律、音韵学

音韵学(声韵学):音、声指的是声母,韵指的是韵母;声调区别文字意义

古汉语的声韵:平-(平)

                         上去入-(仄)。“旧四声”

诗词写作把四声合并成两声平(扬)仄(抑)声

现代汉语:阴平阳平-(平)

                 上声去声-(仄)“新四声”。入声被分化了

如何分辨入声:按照格律平仄,某个位置要读仄声,普通话是平声,那十有八九是入声

律诗的平仄规则

(平平) 仄仄平平仄(七言)五言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五个字要避免平声,否则会造成三连平

即:平平仄仄(平)平平

三连平(三平调、三平尾):指最后三个字位都是平声,格律诗要避免三连平,三连平是古体诗常用的,但是格律诗要突出语古体诗的不同,要避免三连平;如果前面是三个平声是可以的

汉俳格律格式

正格:是五七言的基本平仄格式,但是要押韵(韵母相同或相近),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

变格  

孤平:除末字外,前六个字只有一个平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平 (孤平)

一五不论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 ( 这不属于孤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

拗救:第三字由平变仄,就是坳,需要第五个字救它,救的方法就是仄变平。

联:两句为一联

对:一联之间平仄基本相反

粘:两联之间,上联末句与下联首句


律诗创作规则

1.平平仄仄平平仄 为首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收,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收,入韵)

第三句末尾要仄声

 

2.仄仄平平平仄仄为首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收,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收,入韵)

 

3.仄仄平平仄仄平为首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收,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收,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收,入韵)

 

4.平平仄仄仄平平为首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收,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收,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收,入韵)


 诗歌创作可以先从汉俳开始,写最简单的五七五格式,因为它既包含五言又包含七言,接着可以试写绝句,按照格律的要求创作,到七言最后是词。

判断平仄可参考此网站

https://sou-yun.cn/QueryPoem.aspx


以下为本人拙作

汉俳

沃野菜花繁,风吹皎月自东端,落日赴西山

 

绝句

炊烟袅袅入云中,

稚子双双把芋争。

箸碗断节良母怒,

低头静候不闻声。

 

律诗

湖堤岸上鸟成群

众鸟鸣声荡绿林

远客徘徊幽静处

忽闻远岸有胡琴

离家至此一年载

回望两地含苦心

侧耳探身听旧曲

夕阳西下念乡音

 

蝶恋花

看户外浓云细雨,秋意浓浓,梦想乘云雾。

撑伞攀登幽静处,徘徊遥望家乡路。

回首走来年老妇,白发斑斑,笑问悲何故。

语曰别离多苦楚,桃花村上梧桐树。

 


诗词创作与研究律诗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