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货币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期末复习(九)

2023-06-29 23:23 作者:月亮没空喏  | 我要投稿

金融九

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收入状况

收人水平的高低与货币需求成正比,这是因为,收人越多、财富增长越快, 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越多,而且,收入越多、支出越多,货币需求越多。

(二)市场利率

一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持币的机会成本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市场利率下降,持币的机会成本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市场利率还影响人们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当市场利率上升到一定水平时,人们会预期未来利率将下降,预期债券价格将上升,于是人们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购进债券,日后取得收入。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人们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人们会增加对货币的持有。

(三)信用的发达程度

信用越发达,企业的货币需求量将越少。

信用发达条件下,债权债务关系多,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可以节约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货币需求量相应减少(对交易媒介的节约)。

(四)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人的比重。一般地,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正相关。这是因为消费是通过货币购买实现的。

(五)物价水平与货市流通速度

一般情况下, 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六)公众的偏好和预期

一般地,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正相关。因为,人们偏好将货币保留在手边,货币需求就多。而人们的预期与货币需求成负相关。


二、货币需求动机

“流动性偏好”,是指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人财富的欲望和心理,这种愿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源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 交易动机

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 而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基于交易性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就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它取决于收人的数量和收支的时距长短。这种交易支出具有确定性的特点,如每月的一些固定开支项目基本上是可以事先估计的。由于收支的时距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这类支出显然受到收人水平的影响,以个人为例,收人越高,则个人每月愿意付出的固定开支就越高,从而可以得出:交易动机下的货币需求是收人水平的增函数。




2. 预防动机

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凯恩斯认为,人们因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也与收人同方向变动。因为人们拥有的货币越多,预防意外事件的能力就越强。这类货币需求就称为货币的预防需求。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未曾预料到的、不确定的支出,这类事件包括两类:一是不好的意外事故,如失业、疾病等;另一类是好的意料之外有利的购买机会,如没有料到的进货机会,不难推出,这类动机下的货币需求的数量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受收人水平的影响,收人越高,越愿意多持有货币预防上述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预防动机下的货币需求也是收入的增函数。

3. 投机动机

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凯恩斯认为,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即利率与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成反向变化关系。在凯恩斯的分析中,营利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债券。凯恩斯假定货币的预期收益为零(活期存款不支付利息).而债券却有两类收益:利息和资本利得。利息收人显然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资本利得是指债券的卖出价和买入价之间的差额,它也与利率有关。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比,利率越高,债券的价格就越低,反之亦然。其次,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财富:货币和债券,而且,要么持有债券,要么持有货币。同时,凯恩斯还假定,人们心目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即“点预期利率”水平,若当前利率水平偏离了“点预期利率”时,则人们会预期它将向“点预期利率”趋近。

具体地,当金融市场利率高于这个“点预期利率”水平时,人们就会预期当前利率将下降,从而预期债券价格将上升,债券的资本得利会增加,因而会选择放弃货币而持有债券,货币需求下降;反之,若当前利率低于这个“点预期利率”水平时,人们就会预期当前利率将上升,从而预期债券价格将下降,债券的资本利得将减少,甚至可能为负,从债券资产上获得的利息收人可能不足以补偿资本损失,因而会选择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货币需求上升。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当前利率水平与正常利率水平(点预期利率水平)的对比。考虑到正常利率水平既定,则当前利率水平就成为关键因素。当前利率水平越高,预期它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大,则货币需求越低。当前利率水平越低,预期它上升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见利率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

货币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期末复习(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