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后行路

2022-04-14 01:05 作者:夜烟Official  | 我要投稿

如果说心中有佛,佛是觉悟者。
那我心中绝无佛为榜样,而我若觉悟,则自身就是佛。
如果说心中有道,道是不可知。
那我心中亦无有道,道生如水,以利万物不争之态现,以超越普通审美素质的心性体现于神,修道如修心,吾道即吾心。
如果说心中有儒,儒是行天道。
行天道为人行事中节,为不抑性情,却随场境而发,那么天道竟高于世间却存于世间,与操人如傀儡何异?故而想起,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孝悌礼义之所指,以身心为民忧,达志而学圣人之心,这方为儒。
佛问空,然后空空,空为法空,视财宝名利为空,是假合,以欲为空,乃得清静,但如果强求清静,为住净相,这就是我目前的境界,在这之上有空空,有无等等智诸类,或非吾等凡人能求,此说也是着相的一种,但于世间,于浅尝之人,或已足够。
道之为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为万事万物的基本法则,却又一说就谬,却能言道,却能讲道,方有玄谈之类出现,如果道不为空,却不必找寻道是何物,吾行道,道自随我,其洒然为道体,故而尘心为道心,世间所示,以反者求之,以盛者衰之,和光同尘,是为通常。
儒求之事,修身齐家,治国而究于平天下,而今世界,已无君君臣臣之说,儒家所指之自身实现法于今日已不当用,故而需为今日之儒学,儒家为的多,故而以行世间法为先,不求出世,但求以世尘心度自身之圣心,以民为根本,故而,抽象为一种人文关怀,当今之儒者,以信人为先,以循循善诱为礼,以教而为圣为心,为天下苍生立心,为此世生民立命,方为大儒者。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不信任感日增,在寻求阶级的提升之人群中常有体现,小乡小镇之人,几乎为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破口大骂,毫无当世人之涵养,却似百千年前封建时破皮破落户,中国哲学,抑或主义之没落实为事实,中国需要一种普遍的认同,需要精神家园,需要与人相遇而不先疑上三疑的温度,尘世之中,需要出世。
以佛见空,佛学在看破欲望,特别是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其真实有极大补益,须知身份地位为虚,非是阶级概念虚幻,而是所求为空,让人回归到人本身,以道见性,道包含了为身处事,圆滑如意的学问,同时包含了躲避矛盾的思想,但要去取其消极,得其智,而非得过且过,以儒见民,见身份,见己身,身为国民,就要坚守国民为第一立场,结合道的积极部分,为民立信,以圣人心感常人心,方能使人人相信,常见笑容。
望有一天,中国人真正捡起哲学,去学超脱,去看名利之外,去看是非之外的价值,像王阳明般,学做圣人,释迦摩尼般,学做佛,老子般,学做释道之人。
世间不只苟且,人心需要温暖。

-----笙诗 原创 听王德峰教授讲堂后感

以后行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