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问公考】申论范文精析:老字号 新发展
老字号是指在国内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或者已经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扶持老字号传承和发展信誉好、质量优的产品和服务,是扩大消费、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培育自主品牌的有效途径。引导老字号利用品牌优势做精做强,不断发展壮大,是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任务。随着今年中国消费市场的加快复苏,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正当其时。老字号品牌在未来发展中,也应与时俱进,主动求变,围绕深化文化融合、优化服务体验、创新式发展等做文章,脚踏实地,将老字号品牌进一步发扬光大。
据媒体报道,近期,商务部、国家文旅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等文件,从促进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激发品牌消费潜力,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发展等方面,为相关工作指引了方向。
我国现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当下发展中,兼具文化与商业价值的老字号,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擦亮老字号这块“金字招牌”,不仅对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具有重要带动作用,而且有助于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起来。】
老字号大都诞生于明清时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能经受住时代洗礼的老字号,无一不是靠着好产品、好服务、好口碑得以延续。但是,老字号的“老”字并不意味着“免死金牌”,适者生存是商业社会的基本规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出路在于守正创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当前,社会生产效率提升,消费领域竞争激烈,产品推陈出新更频繁,市场活跃的同时令一些创新力不足的企业和品牌面临不少生存压力。在此背景下,新老字号的更迭愈加频繁。而那些得以延续的老字号,除了过硬的商品质量、优秀的服务态度外,往往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商道文化义利观的继承。【义利观这个概念,注意积累,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商业的影响。】
何为利?是企业经营的收入。何为义?是企业内在的精神价值。义与利兼顾确实不易,但往往是先有了义,才能带来更大的利。企业对义利观的继承,既是口碑和品质的基础,也是超越各类营销和公关的秘诀。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主张以义为先,以义为重。他实业报国的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其兴办的当地老字号有不少延续至今。创办于清代的同仁堂有副家喻户晓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份初心仍在其产品中传递。【以质量跃升促进品牌持续发展,才能打造更多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
老字号既要与时俱进,在制作工艺、宣传方式等方面持续创新,也要坚守企业家精神与商道文化义利观。比如,一些食品类老字号在坚持食材品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国潮、电商相结合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不少非遗手工艺老字号积极探索海外渠道。相比之下,也有一些老字号因未守住以人为本、品质为根的初心,而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要将老字号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下,很多曾经的老字号在奋斗中革新、破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年”企业也在不断沉淀自己的企业文化,成为新一代老字号的生力军。对这些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向内革新,具体分析自身经营的实际现状,充分发挥内在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优势,实现专业技术、资本运营和人力配置多方面的最优平衡;另一方面,要对外探索,在经典品类得到广大认可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实现品牌升级,开拓差异化品牌赛道增加收益空间,与文旅、文创结合扩大影响力。【向内革新+对外探索这两大角度的对策概括简洁、到位。】
不论是“新字号”积淀为老字号,还是老字号守正创新持续发展,都面临着新消费、新赛道等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期待这些有初心有理想的企业,能够秉承中国商道文化义利观,在漫长岁月的考验中应时而变,成长为市场经济中具有创新意识的活跃因子,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的不凡魅力。【老字号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和文化记忆,创建不易,维护更难。在市场竞争、政府监管、全社会共同监督中,相关经营主体要努力创新,发掘品牌价值,拓展更大市场,打造更加硬核的质量品牌,确保老字号“金字招牌”不褪色。将《办法》落实、落细,引导、支持老字号企业顺应市场机制、守正创新经营,我们一定能推动更多老字号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生活,让老字号持续焕发新生机、涌现新活力。】
#知问教育# #知问公考# #湖北省考# #公务员考试# #湖北事业单位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