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会抽动,根本原因竟然是这些!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 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学龄儿童抽动症的患病率为 3%-10%,以5-10岁最为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孩发病率约为女孩的3-5倍。
抽动症的孩子一般会出现突发的,不自主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而且抽动的同时,也会出现不自主的发声。
在抽动症的初期,一般会从面部,颈部开始逐渐地向下蔓延,而且抽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患者会出现耸肩、摇头、噘嘴、频繁瞪眼、挺胸、甩臂、伸臂。另外也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语言,模仿表情等行为。而且也会出现喉鸣音、吼叫声,紧张,焦虑时症状会加重,精神放松时会减轻,睡眠后会消失。
抽动障碍的致病因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假期中孩子们常常生活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不充足;
2、沉溺于游戏,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较长;
3、家庭成员间矛盾较多,家庭的人文环境不和谐;
4、父母期望较高、自我要求完美等,都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压力;
5、部分孩子面对换学校、换老师等情况,产生畏惧、紧张的情绪;
6、上学期考试成绩不佳,与同学交往不善,对学校有抵触情绪;
7、过度关注自己的症状,担心开学后会被同学嘲笑等。
02如何帮助降低抽动症的发生或加重?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帮助孩子适应开学后的生活;
2、做好家长的自我情绪管理,给孩子平和、稳定的家庭环境;
3、鼓励孩子参加文体活动,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
4、避免刺激性饮食,例如辛辣、咖啡、巧克力等食物的摄入;
5、规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要玩刺激性较大的游戏;
6、做好孩子入学前的情绪引导,多鼓励孩子,建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