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工智能的“虚假式繁荣”(上)

2019-09-16 21:02 作者:二喵说车  | 我要投稿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前段时间被称为“徐匡迪之问”的一句话在业界传开,这一问,直击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发展的核心问题,直白的毫不留情面揭露我国算法研究的短板,撕掉伪装着一层华丽面纱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通过研究计算机使其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以及智能行为等的学科,它涉及文理工科的多个领域,主要运用计算机实现智能原理,制造出能同人脑逻辑思维相比较的的计算机,进而使其实现更深层次更高难度的功能。几乎可以覆盖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绝大部分领域的应用,例如计算机科学,医学,数学,哲学等学科。

 

 

 

自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这一专业领域后,在60余年的不断发展中,人工智能在经历波折的发展以及一段瓶颈期后,步入21世纪开始有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AI芯片,人机对战,医学图像识别技术等都均宣获得了显著的进步,那么纵观我国的科研算法发展,如此强烈的声势是否只是一个空噱头呢?

如开头所言,在今年5月前的上海院士沙龙活动中,作为工程院院士的徐匡迪先生对我国当下潜心搞算法的科学家现状做出这一“灵魂发问”。毫无疑问,仔细审视我国当前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虽说在各方面的领域中的应用都有着较高的突破创新,但当问到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技术时,问题便出现了,原来如此,各大相关企业,其开发产品所使用的核心算法其实大都来源于国际上通用的开源算法,将其引入自家算法库,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能等在开源算法的基础上再加工,成为自己的作品。

 

 

 

开源算法在国际上为大数人所知,且其引用要求不高,投资小,在其算法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算法的应用较为方便,久而久之,一些人工智能企业便开始在开源算法的基础上开发表明自己黑心科技的算法,进而对其做足宣传,声势浩大的推向市场。

但凭借助网络共享算法资源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的,去接别人已开发使用的技术,只会故步自封,从而降低我们自己人去潜心开发核心技术的动力。前几天有报道称,华为总裁任正非讲道,有想法出售华为5G技术,下面网友的评论将此举行为的根本目的一举说透。是的,现在我们都明白的道理,出售技术,出售核心科技,压迫对手的技术研发,逐渐减弱对手的研发能力。算法亦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加大自己的算法开发进度,在项目开发上,想要去依赖于已有的算法,到关键时候依然会进入瓶颈期,对于一些有特定的项目研发,必需是要靠自己的算法核心进行相应功能的实现。

 


 

时代呼唤使命,时代需要技术创新。新世纪的人工智能发展并不如我们眼前所见般壮丽,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我们道阻且艰。算法,归根结底是数学的实现,那么算法的前进道路上,会有哪些“奇景”发生呢?下期更精彩!


人工智能的“虚假式繁荣”(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