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两年,信仰崩塌,求救

从你的角度看,这不是你的信仰崩塌,这只是你在攀爬教育高峰的迷雾,你的出发和山顶总是不变的,不过是山腰的迷雾找不到方法去正确教育。我看到了一个浑身充满光亮的教师。
我们看这团迷雾出现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划定了教育规范,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是上一辈的真理(毕竟当时的大学生确实能在一二线城市购置房子有一个很好的生活 ,但现在却不行了 ,学历贬值严重 ,)标准化劳动力是吃人口红利的好方式。可是时大变了 我们从孔乙己的长衫 ,内卷的呐喊可以看出 年轻人正在呼喊 ,他们也不愿意 让读书成为自己唯一的出路 ,在中国制造 ,变成中国智造的交替阶段 ,标准化劳动力不如创新型劳动力,当然普通劳动力也是要有的 这个暂且按下不表 。
因此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信仰崩塌 “”
所以我认为教育是让学生拓宽世界,是上一代与下一代的阶梯,所以我们不能让学生秉持上上代的想法 ,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仅有一种活法 ,将自己的正能量,与对社会的认识,传递给学生 像罗曼罗兰说 “世界只有一种 真正的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识的生活的残酷后 依然热爱生活 ”
因为从学生来看他们需要一种垫脚石 需要一个助推器 来帮助自己实现 人生价值,毕竟只抱怨在社会下自己的苍茫无力感 ,又有何用呢 这对世界有什么贡献呢 ,反社会又有何用 ,对于人类的长期发展不过是虚无主义罢了,他需要知道许多东西,
学好数理化 以至于用更为理性的一些方式 看待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如果不是,他可能甚至连百度都不会想查一下 ,换个角度来说 至少还能撑撑场面
多读点书 ,以至于不要看到雅鲁藏布 ,看到长江黄河,看到一切 自然的鬼斧神工 只会用网络热词说个6 ,
学好政史地生,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提高思辨能力 ,
这一切的一切 就是为了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你能知道这么多的事情 ,你就能为你想到的一切观点,提供论据 如果你知道的事情太少 也推导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理解不了为什么别人成功 理解不了有什么个人因素和社会因 或者什么其他的各方面因素 ,就算可能不能研究出来什么东西 但至少能在做销售的时候“”摆摆架子吧 “”
只有在这样才掉不到烂泥阴沟里 始终都跳不出来 ,井底之蛙 不能见世界之大
作为教育者 更不应该满嘴读书 读书 学习学习 考试考试 ,那紧绷的弦都该断掉了 ,如果学生能够从老师这耳濡目染 ,学到不同的理解方式 ,就像这种一种哲学命题一样 ,需要在你的脑中有过思考 ,需要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知识 ,学习的不只是学生 ,是以教育者作为先锋 ,为学生询问这类问题 做准备,
最后祝愿你 在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秉承自己上山时的初心 ,一切的一切变得越来越鲜活明亮 而不混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