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申论B卷 答案
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请分别概括高大妈和老姚的“喜”和“盼”。(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分条陈述;(3)不超过250字。
【答案】
高大妈的“喜”:1、生活条件提升:村居环境整洁,取暖煤改电,家装地暖,舒服干净。2、儿子孝顺:辞去工作,返乡照顾父母。“盼”:1、建设“托老所”:解决日间照护问题,方便老人情感交流。2、兴办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就业增收。
老姚的“喜”:1、文化纪念馆:记录乡村文化记忆。2、村民富裕:生活与城中无异。“盼”:1、更好传承乡风民俗:发挥乡贤力量,成立乡贤议事会,探索以有形的形式展现乡村文化,让游客亲身参与,体味文化韵味。2、打造文化活动载体:将老仓库改造为文化礼堂。
【提示】
概括题,注意:要“分别概括”。

第二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你对“种下满地金黄的庄稼,才是为旷野除草的最好办法”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逻辑性强;(3)不超过300字。
【答案】
这句话以类比的方式,告诉我们要以推广阅读来驱赶村民心灵的荒芜,丰富内心。村民李姐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其内涵:1、鼓励村民阅读:提供物质奖励,鼓励阅读,大人孩子相互带动,提升阅读氛围。2、自筹更多图书:想方设法筹集图书,面对质疑嘲笑,始终坚定,家人支持鼓励。3、吸纳社会力量: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发展合作伙伴,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惠及更多群众。4、拓展书苑项目:设置多种活动,形成固定项目,打造第二课堂,让村民看更广的世界,学更多的知识。
未来乡村图书馆的建设要不设上限,探索更多可能,惠及更多乡亲,让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提示】
阐释型分析题,通过分层分析的方法去组织答案。猛一看,需要分层2层,一是“种下庄稼”,二是“旷野除草”,但是仔细阅读这个话,其实是一个假设复句,表达了一个观点:种下庄稼是除草的最好办法。
那么,我们应该只需要从材料中找到“种下庄稼的几点好处”即可。

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3,请谈谈古城民警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25分)
要求:(1)内容全面;(2)条理清晰;(3)针对性强;(4)不超过350字。
【答案】
针对山地救援警情多发,无法利用智能设备,安全挑战大的难题:1、熟记地形:记忆山中一草一木,根据被困游客描述,判断营救地点。2、做好预案:在地图标注位置,规划路线,备好救援安全装备。
针对酒吧客栈多,管理任务繁重的难题:1、熟记经营者信息:协调办理手续,主动帮助,提升熟知度。2、转变理念:由管理转为服务,分片建立微信群,加强交流互动,获取信息源,有的放矢抓好行业管理。3、把经营者当朋友:主动沟通,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
针对假期警务繁忙难题:1、快速处置警情:节假日留少数人值守,其他警力全部布置到岗亭和街面,保证5分钟出警,提升游客安全感。2、提升责任担当:不管部门归属,只要游客报警,必定接警。
【提示】
从题干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此题不是让我们提对策,而是材料会告诉我们他们解决的措施。因此,考察概括能力,概括出古城民警的做法。

第四题:
假设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材料4,围绕Z市有效激活闲置农房的做法写一篇调研报告提纲。(35分)
要求:(1)内容全面,重点突出;(2)层次分明,逻辑清晰;(3)符合文体,语言流畅;(4)字数600-800字。
【答案】
关于Z市有效激活闲置农房做法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Z市着力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产业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市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如下:
一、出台政策,明确盘活范围。Z市出台有关办法,明确规定农村范围内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产权合法清晰的、处于闲置状态且能够安全使用的房屋及其配套设施,实施加固、修缮后可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既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又为下乡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所。
二、因地制宜,突破同质竞争。一是老建筑激活要与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挂钩,真正激发活力,持续产生效益。二是闲置农房改造要遵循“规划——设计——建设”规范,与村落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匹配。
三、搭建平台,吸引投资主体。一是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拍闲置农房使用权。二是搭建闲置农房储备平台,登记申报可利用的闲置农房,通过平台,对闲置农房预收预储,分门别类进行招商推介。
四、结合特色,打造文化综合体。一方面融合地方历史文化,将闲置农房改造为专题博物馆、文化教育基地,举办特色研学活动;另一方面由政府牵线与村里专业合作社、农户定点合作,与农民结对,助力发展绿色农业。
【提示】
公文题,题干直接点明了本质:概括激活闲置农房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