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檎面包车——日本93式“So-Mo”公路/铁路两用装甲汽车

2022-04-16 14:54 作者:无涯之夜  | 我要投稿

自1931年末,因东北游击队的奋勇作战,大批铁路被破坏,日本关东军苦不堪言。为了保障铁路这一重要后勤运输通道,日本关东军急需一款能行驶在铁路和公路的轻型装甲巡逻车。

1932年,日本海军委托石川岛汽车制造厂(即五十铃的前身)负责研制新式装甲汽车,模板来源于该厂的九三式六轮载重汽车。

1933年初,第一辆样车被制造出来,通过简单的测试评估后,便定型为“93式So-Mo公路/铁路两用装甲汽车”并试产,截止到战争结束,该车的总产量不超过10辆。

(主要原因是日本关东军没有反装甲需求)

在基本构型上,“So-Mo”采用“发动机舱-驾驶舱-战斗室/载员舱”,车组乘员6人,通过车顶舱盖和车门出入。

在火力配置上,“So-Mo”安装有一座旋转式单人炮塔,搭载了一门37mm的九四式反坦克炮(备弹120发),可发射穿甲爆破弹和高爆榴弹。辅助武器为一挺6.5mm的航向机枪(备弹900发),安装在驾驶舱。

(主炮最大俯仰角为-15°~+40°)

此外,炮塔后面还安装有一座高射机枪架,可搭载一挺6.5mm的轻机枪(备弹600发)。

其实这是92式装甲汽车(心虚

在装甲防护上,“So-Mo”为全钢铆接结构,采用倾斜式设计,车体平均装甲厚度为5~8mm,仅能抵挡步兵轻武器。

实战中,游击队员发现数枚德制M24木柄手榴弹绑在一块能够轻松瘫痪“So-Mo”。

在动力系统上,“So-Mo”采用了一台65匹马力的GA40汽油机,搭配6前1倒的手动变速箱,公路极速可达40km/h,越野性能一般。

整车战斗全重可达4.5吨,功重比约为14.44,加速性能合格。

抗战结束后,有3辆“So-Mo”被中国军队缴获,与“功臣号”一起组成了解放军第一支装甲部队,还参加了数次重大战役,取得了赫赫战功。


林檎面包车——日本93式“So-Mo”公路/铁路两用装甲汽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