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所谓的日本汉字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现代汉语词汇大部分来自日本?假的!
一些所谓的日本汉字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现代汉语词汇大部分来自日本?假的!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喜欢看日本动漫,然后日本动漫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个字。那个字就是“竜”。之前我有一个同学把这个字当成“龟”字。有的网友会把这个“竜”字当成是日本简化的“龙”字。其实“竜”这个字在中国古代就有。并不是日本人简化的。
被很多网友当成是日本发明的汉字和汉语词汇其实是中国发明的。
雫在《龙龛手镜》的雨部能查到,辽代的书。后面当“霞”的简体用过。日本人自己把这个字定义了一下。
気和仏也不是日本特有的。这个都是中国的古字,但现在不用了。
首先“竜”就是“龍”,学过书法都知道,是异体字,弱化“竜”字“竜”会觉得很委屈,在日本是新字体标准。“竜”在日本国家的古近代的文书都没有分别东西方龙的历史,西方的龙反而是习惯称作多拉贡。而西方龙“竜”,东方龙“龍”之分是现代日本漫画家牵头的。另外日本使用“龍”字跟我国一样,不符合日本国家标准规范用字,高考要扣分的[吃瓜]
这个要说一下,很多所谓的“日本汉字”其实说来自于我们的异体字,异体字在中国可是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也就是我们的异体字是它们的正体字(新字体),比如“実”(实),“広”(广),“亀”(龟),“竜”(龙),“楽”(乐)和“薬”(药),“囲”(围),“斉”(齐),“斎”(斋),“権”(权),“鷄”(鸡,鳮。其实日本的鸡字不是“鷄,而是“鶏”),“県”(县),“単”(单),“売”(卖),“帰”(归),“暁”(晓),“処”(处),“発”(发),“蛍”(萤),“験”(验)“剣”(剑),“豊”(丰),“聴”(听),“蝋”(蜡),“産”(产),“変”(变),“児”(儿),“頼”(赖)“瀬”(濑),“応”(应),“厳”(严),“関”(关),“鎌”(镰),“総”(总),“歯”(齿)等等等等……“弍”同“贰”(这是两个不同的字,义同,后来成为了二简字),“桜”也是二简字,“辺”也是二简字。。。
所以,可以说大部分所谓的“日本汉字”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异体字。
很早就有一些自媒体说现代汉语词汇中大部分的汉字词语是日本人发明的,其实是一种流传很久的谣言。事实上很多所谓日本人发明的汉字词语在中国古籍中就有,而且明清时期还有很多中国人与西方人合作而发明的汉字新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