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人性
2021-02-03 15:23 作者:编制箴言的灵魂在行走 | 我要投稿
两种人性
人性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的天性”,指的是人生理上的本性,比如吃喝的需求,生殖的需求,自我情绪的抒发需求等;另一种则是指人文主义下的“人性”,这一种“人性”是后天获得或养成的,是对他人的体谅、理解,以及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即拘束及调顺。
“人性本恶”,指的是人的天性和动物没有区别,有顽劣的本性,时常由于自己不经思考的行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就像动物一样。无疑,哺乳动物和人都是具有情感的,也会因为情感而爆发出观念、产生动机、做出行为。但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正是因为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人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相信虚幻概念的动物。
从人的大脑构造上来看,分为三层,对应了生物进化中,动物大脑的三种等级,一级是最原始的爬虫脑,囊括了动物基本的生命功能以及本能;二级是哺乳脑,让对应的生物拥有了深入的感觉与情绪,能更好地生存、繁育;三级是皮质脑,给予了动物一定的分析以及思考能力。
人的的天性就是涵盖了前两者的大脑功能及潜意识;而人性,则与后天的人性和显意识相关。
如果人在早年,幼童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关爱和培养,轻则导致一些心理病态,无法控制调顺自己的情绪,伤害自己、伤害他人;重则永远失去显意识,或者显意识发展迟缓,智力低下。
人的观念,“观”指的是五感的感受,如眼耳口鼻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念”则指的是想法,也就是说“观念”其实第一种十分直接的感受,如果不加以理性处理的话,“观念”就是十分情绪化的,十分狭隘的,如同被捉弄了,就会主动采取行动报复别人的大象一样——与哺乳动物一样原始。
如何获得理性呢?答案是获取开阔的视野和见识,见识广了,思考得多了,心胸也能变得宽广,也就不会拘泥而狭隘,纠结于一些小事而不考虑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