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育2030框架(一个本科搭建的教育框架)看着玩

2023-02-18 14:57 作者:头上长花的熊猫  | 我要投稿

目标:

到2030年,我国教育要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增强我国人力资源在全球的影响力。

1实现教育公平化,全纳化

2确保教育质量,保障优质教育

3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机制

4践行人文主义教育观

5实现教育创新与开放

6确认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内容:

1.实现教育公平化、全纳化要求所有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肤色、民族、语言、宗教、政治及其他政见、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状况,无论是残障人士、移民、原住民、青年和儿童,尤其是处于弱势或被边缘化的人,都应当有机会接受全纳与平等的优质教育,并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我国应该积极贯彻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提供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立和改善能满足儿童、残疾人、不同性别人群需要的教育设施条件,消除性别歧视,尤其要保障女童的教育,为全民提供安全,全纳,有效的学习环境,让所有人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以教育为潜在的均衡器促进社会的公平。

2.确保教育质量,保障优质教育要求确保所有人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发展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培养好奇心、勇气及毅力。具体目标可体现为普及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保育。教育还要确保所有儿童、青年及成人正在学习并掌握读写等相关技能。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严格教师资格,提高教师团队素养。

3.建立健全终身教育机制要求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协调,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相沟通。保障人人接受优质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公平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和研究的公平机会,并得到相应的质量保证。

4.践行人文主义教育观要求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克服认知、情感和伦理等方面的传统二元论,消除认知和其他学习形式之间的矛盾对立。2030的教育是更加人本的教育,要关爱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重视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

5.实现教育的创新与开放即在全球化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追求创新与开放,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学习,教育还将推进跨文化对话,尊重文化、语言的多样性

6.这一可持续的愿景必须考虑到人类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层面以及所有这些因素与教育的相互影响:“赋权型教育可以培养出我们所需的人力资源,这样的人才富有成效,能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具有创造力,能够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与他人及自然实现共存。假如国家可以确保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可以获得这种教育,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即将拉开序幕:教育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关键。”教育可以、而且必须促进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观。

评价体系:

教育2030要继续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学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人士的评价,但是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定性评价中可采用情景测验法、学业成绩评定、评语、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在定量评价中注意收集大量数据,可采用模糊评估法等方法。

四、评价过程和时间

学生发展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大部分。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形成性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求知、探究和努力地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等方面。

与2020教育框架相比新特点:

“教育2030”通过终身学习增加或扩大教育机会,保证全纳与公平、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关注教育公平、学习及技能,强调避免只专注教育机会却不重视学生在入学后能否获得相关技能。同时与“教育2020”相比更加注重人文主义教育和创新且更加开放,强调教育公平与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超越功利化的教育,并整合了人类生活的多个层面

设计理念:

全球化的今天,不同社会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但不宽容现象和冲突依然层出不穷。新的世界形式呼吁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及今后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指出“教育必须教导人们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素养,立足于尊重和尊严平等,有助于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结为一体。可见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教育不仅提供科学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现在国际社会强烈相信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所有社会平等的前提下作出决策的过程。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接受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女孩和主要由成年妇女组成的文盲群体。但是,像仅仅提高文字和数字的基本能力的教育是无法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教育需要关注于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共享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观点,并且应当可持续的生活和支持公民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教育还应支持公众参与和社会决策,同时有助于社会实现其可持续性目标。


教育2030框架(一个本科搭建的教育框架)看着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