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从未圆过

今天还依稀记得最近单身母亲要不到生育津贴的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的新闻,最近听到这样的事件,不由得令人感到枯叶总是要落下的无力,不知是法律过于完美,还是人心过于脆弱,在这中秋佳节,单身母亲与她的孩子和家人是否能感受到月亮的圆满。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球当然不是完美的球形,因此通过反射阳光在天空形成的那个投影当然也不会是完美的圆形,但为何我们却觉得月亮是圆的呢?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对于月圆无疑是忧郁的,但愿人长久,却也道出了欢愉的可能性。
乐总是短暂的,于是称其为快乐,月圆也是短暂的,于是便有了中秋,人们用节日来纪念并希望抓住这片刻的瞬间,使之成为永恒。
实际上,我们确实抓住了那份幻想,并将其改造为观念上的团圆,用月圆做了象征,尽管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当月圆只是象征的时候,又何须去管月亮到底什么时候圆呢?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十六圆也许仅仅就是我们希望能多圆一天罢了。
单亲母亲带着孩子,也许还有母亲的父母,如果他们内心是圆满的,那父亲是否存在还重要吗,是否家庭的圆满一定要依赖于外在形式的完整性呢。
当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成为家人时,彼此便是归宿,当我们孑然一身,自己便是归宿,自然更是我们所有人终结之所在。
法律的完美在于逻辑形式上的完整性,那是一种可以测量的圆,但却永远无法达到的圆。
人心的完美在于诗性上的完满,那是一种不可测量的圆,但只要人们愿意,随时可以体验到它的存在。
月亮从未圆过,一切只是用以满足人们幻想的,形式上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