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号”在轨卫星将达83颗,对全球任意单点重访周期低于0.5小时

2022年11月13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眉山“天府星座”东坡08~10星(“吉林一号”高分03D44~46星)、“道达星座”天罗星和天芯星(“吉林一号”高分03D48~49星)、“吉林一号”高分03D47星、“吉林一号”高分03D50星、“吉林一号”平台01A01星等8颗卫星的出征仪式,卫星将于近期在黄海海域择期发射。

在更早的10月27日,长光卫星在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吉林一号”高分03D08、高分03D51-54等5颗卫星的出征仪式,卫星将于近期在酒泉发射场择期发射。

在以上2次出征以前,“吉林一号”卫星工程执行了第21次发射,16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于2022年8月10日由“长征六号”遥十火箭在太原发射场发射入轨,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到70颗,完成第一阶段60颗卫星的组网目标,星座对全球任意单点的重访周期缩短至0.5小时以内。而在上述两批卫星发射入轨后,“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在轨卫星数量将达到83颗,对全球任意单点的重访周期将进一步缩短。

按照规划,“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将包含138颗遥感卫星,组成目前我国最大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星座包含高分、宽幅、视频、光谱等类型卫星,具备常规推扫、大角度侧摆、凝视视频、灵巧成像、立体成像、夜光、惯性空间、多目标成像等种类丰富的成像模式,能够实现跨越昼夜的全天时成像,能够进行高动态的视频成像,还能进行大角度侧摆成像和立体成像,甚至依靠惯性空间成像可以进行空间碎片和天体的观测,能力全面而强大。

在目前在轨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是高分04卫星。该卫星具有星上任务自主规划、实时数传和星上AI功能,结合快速机动控制,可实现单轨多点目标成像和信息快速回传。该卫星可获取分辨率优于0.5米、幅宽15千米的静态推扫影像,具备高分辨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特点。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原计划于2025年建成,目前在轨卫星数量已经完成过半目标,而在完成最近两次发射后,在轨卫星将进一步升至83颗,目标完成率将达到60%。按照目前的进度,“吉林一号”完成组网目标的时间将大大提前,届时可对全球任意点的重访周期进一步降至10分钟,建成全天时、全天候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