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我实现需要 你的人生注定被压迫 不反抗只会变得麻木抑郁 马斯洛心理学

病态的社会造就病态的人,而病态的人会使他们的社会文化更加病态。而只有健康的人才会使他们的文化更加健康,而只有鼓励和改善个人成长才是创造更美好社会的途径。
自我实现的人忠于自己的内在本性,不因软弱或其他原因就对其否认或压抑。而现代人的很多心理问题其实就是个人在内在本性和心理支柱遭到压迫时的强烈反抗,从而发生这种压迫“罪行”时,不去反抗才是病态的行为。大多数人都是默默地接受这种压迫,并在多年之后表现出各种精神和心理症状。
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性的抑郁、焦虑、憋屈、丧,那种郁郁寡欢、行尸走肉、麻木、焦虑倦怠精神状况逐渐恶化的人们都是因为自己的内在自我实现的本性被环境压迫而不去反抗导致的!
甚至其中有些人也从未意识到自己是病态的,他们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他们从来不知道创造力或是审美的感知,也从未发现生活的刺激是多么美妙。而一个真正的人则是应该凭借自身成就与其所在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使得他不仅在各个方面自我超越、同时他也超越了自己的文化,他在抗拒同化,他更多地是在成为“人”。
只意识到、只臣服于匮乏性需要的人一直都在抵制自己的内在冲动,无论是抵制对压迫的反抗还是抵制自我实现的冲动,你都能看到一种憋屈,一种多年压抑遗忘之后躯体化的心理麻木病态。而被自我实现需要激励的人则会经常感受到并欢迎这种良善的冲动。
只意识到匮乏性需要的人(生理、安全、尊重、归属于爱的需要)他们对自己的需要呈现出的实际上是消极的态度,主要目的是摆脱让人烦恼的需要,从而终止紧张,达到没有痛苦的平衡、内稳,这种动力需要要求自身完成消除。
臣服于匮乏性需要的人,也就是对安全、归属感、尊重需要的人这种需要只能由他人来满足,也就是只能依靠外在,这意味着,这些需要非常依赖环境,一个依赖外部条件的人,的确不能算是能够管理自己或者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必须感恩满足其需要的来源,从而他人的愿望、规则和制度文化支配着他,同时为了避免损害满足其需要的来源,他必须做出让步,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须是“由他人主导的”。正因如此,由匮乏性动机驱使的人必然会更加畏惧环境。
自我实现者由于充分见识到了自己的潜能,多年不断无止境追求向上进步的训练和刻意练习、让他们培养起了冲分强度的内在本性、并且感受到了内在本性的美妙规律,有了无止境的自我冲动、极致的忘我体验,和不断进步发展的能力,从而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高级的快乐和体验、什么是匮乏的需要,从而他们就敢于反抗、拒绝同化。这些以成长为导向 追求自我实现的人这个自我内在处在高峰的人恰恰是最容易忘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