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我都会望向窗外
我叫( ),每天晚上我都会望向窗外。

发现有这么一辆特制车,外形很普通,甚至可以说破旧,货箱不大,却塞满了很多不知名的货物,膨胀着挤在一起,都一副气鼓鼓的表情,感觉随时会爆炸。不过这辆车之所以被贴上“特制”二字,倒不在于这一点,而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辆车的喇叭声和警报声被调得很小。
司机对外声称是为了避免噪音污染,他的脸色在车灯的爱抚下显得格外红润,倒映着强烈的正义感,说话时喜欢一边搓手一边强调着“你知道,只能如此”。
“你知道,附近好几所学校,我习惯在路口加速时按喇叭,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只能如此”
“你知道,放学时这条路上都是在背书的学生,而那时候我正要倒车卸货,为了不影响学生们明天的考试,只能如此”
“你知道,晚饭后总有很多居民在这条路上散步,而我不习惯于踩刹车,为了不影响他们消化的兴致,只能如此”
这套说辞让我很感兴趣。
过去,货车在倒行时,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我还会提醒喜欢戴耳机出门的学生们要小心点,若是声音太大,会不容易听见。到时候被撞到,卷入车底,就危险了。
这套说辞让我醒了过来,噪音才是第一污染。在“一”面前,其余都只是蛙鸣。“你知道,夏夜有点蛙鸣更有氛围,这无伤大雅,可以如此”。
我年少时也喜欢戴着耳机慢悠悠过路口,经常被喇叭声吓一跳,就算旁边有大货车在倒退,高分贝的“倒车请注意”也会让我立刻从“岁月静好”中回归到现实里。那时我也会觉得愤怒,干嘛要提醒我注意安全呢?干嘛要影响我听电台呢?
每次看向窗外我都会注意到这辆车。甚至有时候会分不清谁是车,谁是司机。但它们永远在那里,仿佛从没有移动过。
在风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在上海的一个同名朋友,他很惊讶,告诉我不知道是不是饿出了幻觉,他也看到了这辆车。
车载人,人开车,它们或许本就是一体。
关上窗,我的后背湿透了,不知是汗滴还是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