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狂飙,我也跟风看完了

2023-02-18 14:23 作者:我不摇曳  | 我要投稿

说来可笑,我一个基本不看电视剧的人,刷完了一部39集的电视剧,看完我就在想,是什么让我看完了整部剧,看完对我有什么触动?

缘起

在如今,我已经在尽量逃避短视频的侵蚀,没有下载(已删除了)相关app,b站也在减少自己的使用频率,还是在小段的b站视频中引发了我的兴趣,接连看了几个片段,决定看一下整部剧,另一个因素是当时没有要紧的任务安排,所以就开始了……

起伏

我是全天在看,在24集的时候,我准备戛然而止,看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这时我停下来对时候在想就像余罪、人民的名义这种剧,一致被大家上瘾去追,总结就是都是犯罪而不被抓,换句话说大家都有解密的冲动,就像看下一步怎么发展,是不是如自己所想,如果不是那更有兴趣,如果是那也会继续看,可以向他人向自己展示能力,获得成就感。为什么大家不直接看结局,大家更愿意看一个小人物如何一步步爬起来的,唯唯诺诺到重拳出击,记得听一个节目,里面讲到一个写小说的作家,说现在更多的故事都是这种小菜鸟成长记,什么样的菜鸟,怎么成长,经历了什么,成长成什么样,改一些内容就是一个不同的故事,依旧可以吸引观众,改一个背景或许还能吸引更多的人。

停了一天,我继续捡了起来,手里没有紧迫任务、有点无聊、学校当时也没有其他人,我就继续开始刷……

完结

狂飙还是看完了,昨天晚上。贪污腐败其实是一个常态,就像一日三餐一样,随处可见。人性的贪婪,在没有遇到巨大挫折前只是偶尔会想起,偶尔会感慨,直到巨大改变,开始后悔,其实一直在后悔,自己也了解,一旦事发,无法阻挡。如果只身一人,那怕是非常好,无所顾虑,如若不是,则必然会受起牵连,身不由己,不是自律可以保护得了自己的。

坚持是最简单的操作,却是最难的。

喜欢看,也许因为自己也曾在生活遭遇不幸,却不敢或有顾虑反抗,看到虚拟世界崛起操作,自己内心也跟着激动,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也会思考一个小人物如果成长起来,从懦弱变强势,不满足现实,不断向上。也会引发自己的思考,如果他当时做了另一个选择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而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十字路口,选择好人还是坏人多艰难抉择。也会感觉谁和谁搭配,谁值得惋惜。也会被其中的一些话而击中,就像电影片尾曲一样,如果让你听,可能触动不会那么大,但是有一部电影的铺垫,你再去听,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就像疯狂运动完,自己静下来去享受休憩一般。

引申

引申一: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还是去看一些网络读物等等,是否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去看这些内容呢。

这是不妨反过来问一个问题,答案就自然而然溢出了。

“电影会消亡吗?”不妨自己想一想,然后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再看下面的内容。


一个对姜文的采访,姜文提及了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电影不会消亡,因为电影的存在是现实生活满足不了人们的产出,也就是说电影消亡的条件是现实生活满足了人们,而可想而知这种理想状态是不会出现的,电影也就不会消亡。不仅仅是电影,其他的网络产出亦是如此,不妨大胆去想,你看的电影、电视剧,你听的播客等等是不是都是如此呢,比如很多人喜欢看恋爱剧,看到男主那么帅,追求女主,是否是自己对自己现实生活不满的一种体现呢,或者说对那种生活的一种向往呢。

引申二: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看解读?

其实不是不建议看解读,是不建议在没有看原文的时候看解读。有一天我去尝试看了两个不同的up主对同一个片段的解读,我发现虽然结局一样,但中间的过程每个人在意的点不同,讲解自然也就不同,这并没有什么,但如果长此以往,你想想,如果你持续看固定一个人的解读,你的思考方式应该会和他趋于一致,这也比较可怕,如果很多人都这样,那会出现很多个同样思考方式的人。而如果每次你都选择看不同人的解读,他们可能不会影响你成为他们的风格,但你可能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

独立思考,应该是我写这个专栏,也是我想推崇的最大的核心,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方法论,我的建议是先有自己的想法,再去看,就像小时候你先做完这道题再去看答案,和其他人谈论一样,如果每次你都是去抄,结局我想你会很明白。


狂飙,我也跟风看完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