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asileía Rhōmaíōn】咆哮幼兽——Eδ-1“豹猫”轻型坦克(下)

2023-07-22 14:24 作者:LDACE  | 我要投稿

PS:因正文字数过多,故此分两篇发布,本篇聚焦研发历程,下一篇将带来改进型和车族介绍,该文文案和基本设定由 @幻想乡的观察者 负责。


豹猫的86毫米坦克炮配备的被帽穿甲弹是二战中罗马陆军的主力弹种,初速达910m/s,可以在1000米距离击穿175毫米垂直均质钢装甲,或是以60度倾斜放置的60毫米均质钢装甲。而高速脱壳穿甲弹则是二战后期针对德军重甲坦克开发的新式弹种,初速高达1250m/s,弹道平直,穿深很高,它昂贵的碳化钨弹芯能在1000米距离击穿300毫米垂直均质钢装甲,或是以60度倾斜放置的80毫米均质钢装甲,是二战中罗马最强大的反坦克利器。
在二战中,罗马陆军缴获了数量众多的德国单兵反坦克武器,如坦克杀手、铁拳等,前者是一种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后者则是一种单兵简易无后坐力炮,二者都是发射空心装药破甲弹的武器——利用门罗效应开发的化学能反坦克弹药,拥有很大的潜力。二战后,罗马增加了对于内部研发破甲弹反坦克武器的支持力度,并为单兵与坦克炮都开发了许多破甲弹药。86毫米微旋破甲弹就是其中之一。
二战中德军同样为他们的88毫米、75毫米坦克炮配备了破甲弹,但是这些破甲弹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高速旋转的炮弹会使得破甲威力严重下降。于是二战末期,德国军工部门另辟蹊径,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气缸尾翼稳定减旋技术,可将炮射破甲弹的自旋速度降低到每分钟2000转以下。只不过,这项技术还没有来得及投入实用化,就被罗马缴获了。
二战后罗马进一步改进了气缸尾翼稳定破甲弹,在1953年开发出了供86毫米坦克炮使用的破甲弹。这种破甲弹有着优秀的弹道和精度,以及出色的破甲威力。对于垂直放置的均质钢靶板,86毫米尾翼稳定破甲弹的金属射流可以对270毫米靶板取得100%的通过率,对于300毫米靶板也能有80%的通过率。最令人赞叹的是它对倾斜装甲特别有效:对60度倾斜放置的100毫米均质钢靶板,86毫米尾翼稳定破甲弹能够做到80%的几率完全击穿并且穿透后效板——毕竟就连86毫米脱壳穿甲弹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尽管如此,86毫米破甲弹仍有许多不足,例如破甲威力依然不理想,机械引信引爆反应时间太长,对超过60度的大倾角装甲很容易跳弹等。所以这型破甲弹并没有急于列装,只进行了少量生产。但是随着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东方法兰克王国的军队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埃及重型装甲部队——诺夫哥罗德的NK-3重型坦克和T-54中型坦克,86毫米炮的动能弹药对抗这些大角度倾斜装甲怪兽力不从心,86毫米破甲弹开始被紧急装箱运往耶路撒冷。在获得了86mm破甲弹后,罗马陆军成功得以在前线重新获得对抗敌方装甲部队的能力。

改进型号:
Eδ-1-II

Eδ-1-II

Eδ-1“豹猫”轻型坦克的第二个大批量生产改进型号,与1957年正式投产,此型号将炮塔的旋转模式从电力驱动改为新设计的液压操控系统,使炮塔旋转的角度更加精准,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并改进了火控装置,改用新式6缸汽油发动机,更经济的发动机使该车能够拥有更远的路程。

Eδ-1-III

Eδ-1-III

Eδ-1-III于1960生产,增加了夜视仪配备,在车体前部和后部均安装了附加装甲,使重量上升,并在炮塔前部增加了固定式烟雾弹发射器,将并联机枪由7.4mm提升至12.3mm,Eδ-1-III共生产了800辆,其中在1964年将所以的Eδ-1-II均升级至Eδ-1-III标准。

Eδ-1-IV

Eδ-1-IV

Eδ-1的最后一个大规模改进型号,于1968年生产,但因为Eδ-2(也就是Τα-2-Φ)的大规模生产渐入佳境,Eδ-1-IV只生产了200辆,并将Eδ-1-III中的300辆改进为此型号,装备了最新的传动装置、加强的悬架以及质量更好的履带,并引入新的火控计算机,在炮塔上安装有1门20mm机炮。

Eδ-1”豹猫“在罗马军队中自1951服役,到1972年退役,在罗马陆军中度过了将近二十余年的岁月,除开罗马陆军外,该坦克也在其他十余个国家服役,参加了20世纪的多场大规模战争,成为了罗马陆军装甲兵历史中至关重要的一份子。



【Basileía Rhōmaíōn】咆哮幼兽——Eδ-1“豹猫”轻型坦克(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