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萨喇克其史①

2023-07-15 22:12 作者:桑叶chain  | 我要投稿


芙兰镇楼()


(本文只涉及蒙古历史,与任何时政无任何关系,望审核通过)


顶礼上师!①

依无比三宝②之神力,

依护佑密乘本尊③之神通,

依伟大护法诸神④之法力,

依赖种种福荫,

愿繁衍生息吧,黄金家族⑤!

虽将圣主成吉思合罕的子孙称作天子者多,

但深入探究详细叙述者甚少。

在他人询问时,为了使糊涂人弄明白⑥,

以孛儿只斤氏⑦为主将[历史]叙述到现在。

达赖⑧所著《圆满史》旧一书间接引用了[一段]比喻:“《郎氏麟卷》⑩云: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族源,好比森林中的猴子。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好比假的绿宝石雕龙⑪。[人]如果永世不了解有关祖先事迹的史书,好比丢弃[自己]孩子的门巴人⑫。”⑬“贵人需要美名荣誉,事业需要圆满目的,大人需要高贵名分。”⑭

遵照这样的法旨,为了使当今不懂得[历史]的人了解[历史],并希望[我们的]子孙读后继续写下去,将[史事]概括叙述,撰为此史。

注释

①顶礼佛祖、顶礼上师、项礼法宝,是宗教文人作品的开篇习惯用语。

② 三宝:“一切之佛陀Buddha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Dharma 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Samgha也。佛者觉知之意义,法者法规之义,僧者和合之义也。”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1990年,第366页。

③原文:Idam,来自藏文yi-tham,指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

④护法诸神:原文nom-un sakiyulsud。护法神,蒙古语有时还称coyijong,来自藏语chos-sgyong。护持佛法的诸神。

⑤“黄金家族”,指成吉思汗后裔。在清代,确切地说是指达延汗诸子后裔诸台吉。成吉思汗诸弟后裔台吉不在黄金家族之列,他们与成吉思汗后裔诸台吉联姻,属于“姻亲台吉”(uruy tayiji)。“依赖种种福荫,愿繁衍生息吧,黄金家族!”这句,在原书中出于押头韵的需要,将其顺序打破,写成了“愿繁衍生息吧,黄金家族,依赖种种福荫”。所以,鲍音译文出现了明显的断句错误(《阿萨垃格齐蒙古史》,《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第87页)

⑥原文中的ergicin一词的词根为ergi-,本意为“回头”、“打转”,衍生意为“晕头转向”,“糊涂”等。-gcin是名词后缀,多用于指人的名词。该词在这里指缺乏蒙古历史知识、糊里糊涂的人。

⑦本为成吉思汗祖先出生的氏族名称,后来演变为姓氏。

⑧此指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8—1682)。

⑨达赖所著《圆满史》: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于1643年所撰《天神王臣下降雪域陆地事迹要记——圆满时节,青春喜宴之杜鹃歌声》一书的简称。原文中将该书藏文名用蒙古文音写,同时附了藏文原文,但是把rjogs误写为sjogs。该书藏文原名为Gans can yul gyi sa la spyod pa'i mthoris kyi rgyal blon gco bor brjod pa'i debt her rjogs ldan gzon nu'i dga'stondpyid kyi rgyal mo'i glu dbyangs,简称 bod kyi rgyal rabs debt her rjogs ldangzon nu ma。17世纪蒙古编年史《大黄史》中简称为Jalayus-un qurim《青春喜宴》(莎斯基娜:《沙剌图济:一部17世纪蒙古编年史》,莫斯科一列宁格勒,1957年,第15页)。刘立千先生根据本书内容汉译为《西藏王臣记》。这本书记载了释迦牟尼先世、吐蕃王朝历史人物、萨迦政权和帕木竹巴政权时期的西藏历史人物以及17世纪西藏的藏巴汗和顾实汗等人的传记。

该书既是一部西藏历史文献,又是一部西藏文学巨著,是藏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鲍音译注的《阿萨垃格齐蒙古史》把此书与16世纪西藏另一部历史文献《贤者喜宴》混淆,并说《贤者喜宴》又名《青年宴史》《青年之宴》,误。(《昭乌达蒙古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第94页)。

⑩《郎氏麟卷》:指绛求坚赞所著《郎氏家族史》,藏文名为rlans kyi bo ti bseru,直译为“朗氏麟卷”。赞拉、阿旺、佘万治等将此书译成汉文,取名为《郎氏家族史(又名郎氏灵犀宝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该书的作者为西藏帕竹政权第一代执政王绛求坚赞(1302—1371)。本书的内容,第一部分是郎氏家族史,其中保留了许多神话故事,第二部分为作者的自传。

⑪原文为jasaday,不甚符合蒙古语表达习惯的藏文硬译。译成kimel gyu luu等更合适一些

⑫门巴是族称。门巴人主要居住区是西藏门隅(还包括墨脱等地)。门隅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西同不丹毗邻,道路艰险,交通闭塞。门巴人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藏文。门巴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仰原始宗教。这里有贬低门巴人的意思。

⑬这段引文,刘立千在《西藏王臣记》中汉译为:“郎氏族谱《灵犀宝卷》云:‘若人不知自己所出之家世,犹如林中之猿猴;不知自己之高贵种姓,犹如虚假之苍龙;不知父祖业绩之史传,犹如被弃之孤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9页)赞拉、阿旺、佘万治等的译文为:“生而为人,若不知自己的族属,则宛如林中的猕猴;人若不知自己的母系血统,则犹如虚假的苍龙;若不知祖宗的谱系,则像离乡背井的门巴孩子。”(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页)据《郎氏家族史》载,这段话出自郎氏贝季僧格(dbal kyiseng ge)之口(同上,第6页)。在《阿萨喇克其史》中,这段话的蒙古文原文为:“dalai blam-a-tan jokiyay-san:scuwags ldan(Tib:sjogs ldan)dibtir-tur:dam üliger tataysan-anu rlang(Tib:rlang) -un bseru(Tib: bse ru) boti-aca yerü rüg-sen kümün öberün uy ija-yur-i ese medebesü oi dotra-ki becin-dür adali:kümün öberün obuy-iyan ese mede-besü jasaday gyu luu-dur adili: ecigeebüges eyimü eyim kemeküi bicig-ün egüri ese mede-besü mön keüken-i jabqa-ju gegegsen-dur adali kemegsen kiged.”《大黄史》的卷首也引了贝季僧格的这段语录。其原文为:“dalai blam-a-yin nomlaysan jalalyus-un qorim kemeküteüken-dür, yerü kümün öber-ün uy ijayur-iyan ese medebesü oi dur dügüregsen sarbacin-dur adali:öber-ün obuy-iyan ese medebesü üyün (okyu)-ber keyigsen luu-dur adili:ecige ebüges-ün eyimü eyim kemekü bicig-üd-ü(i)ese üjebesü mön keüken-ü(i) jabqaju gegsen-dür adali kemegsen buyu.”达赖所著《青春喜宴》曰:“凡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族源,好比弥漫在森林中的猴子。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好比用绿宝石做成的龙。[人]如果不读有关祖先事迹的史书,好比门巴人把[自己的]孩子丢弃一样。”(《大黄史》D本,第1页下)两书相比较,《阿萨喇克其史》明确指出,这段话是达赖在《圆满史》中间接引用了《郎氏麟卷》,并在行间附了《圆满史》和《郎氏麟卷》的藏文书名简称的原文。从内容上看,善巴的译文比《大黄史》作者的译文更准确。据此可认为,善巴可能掌握很好的藏文知识,他可能直接利用过达赖的《西藏王臣记》。假设善巴的引文是仅对《大黄史》相关内容进行编辑而得,那么他不会知道达赖喇嘛这段话是从《郎氏麟卷》间接引用的,更不能附藏文原文。

在原文释读上,这段话的第三句有一些问题,即《阿萨喇克其史》和《大黄史》中的“……mön keüken-i jabqaju gegegsen-dur adali”。其中的mön在蒙古语中可解释为“该”、“本”、“就这个”等,所以整个句子令人有些费解(如不顾意境,可以理解为“好比将该姑娘抛弃了一样”)。鲍音译注《阿萨垃格齐蒙古史》把这句话译为“若不读前辈之典籍,则似迷路之儿童”(《昭乌达蒙古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第87页),显然没有明白其原意。德国学者堪培根据该引文的藏文原文(mon phrug yal bor dan'dra),第一次正确解释这里的mön即藏文的mon(门巴人)之意(Hans-Rainer Kämpfe,Das Asarayci neretü-yin teüke des Byamba Erke Daicing Alias Samba Jasay(Eine mongolische Chronik des 17. Jahrhunderts) ,Asiatishe Forshungen, Band 81,Otto Harrasowitz,Wiesbaden 1983 H.-R.堪佛:《善巴额尔克岱青扎萨克所著〈阿萨喇克其史〉——一部17世纪蒙古文编年史》,《亚洲研究》丛书第81卷,威斯巴登,1983年,第44页)。

⑭这段话刘立千译为“生而为人,应有名声;所学之法,应有所宗;身为大人,应有高风”(《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9—80页)。《阿萨喇克其史》中的这段话译自藏文,其藏文原文为:“skyes pa'i mi la grags pa'i gtam dgos,bya ba'i chos la grub mtha'dgos,che ba'i mi la mtho pa'i dogs”,据此,我们译如上文。鲍音译为“圣教之言于众有益,修善福事于诵经者有益,博大智慧于高尚者有益”(《昭乌达蒙古族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第87—88页),译文与原文相距甚远。


阿萨喇克其史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