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的万字财经解读,总结8个字:“摆脱依赖,塑造自我
1、国家规划就是机遇
我们都知道,大可以决定小的;通俗点说,国家的战略,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个人的命运。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背景,是舞台,个人和企业,都是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所以我们要时刻要关心着国家的战略规划,弄明白了国家的战略规划,你就是台风风口上的猪,飞起来就这么简单。

个人想要发展得好,要有自己的规划;企业要发展壮大,也不能没有发展的战略;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国家的繁荣强大更离不开正确的发展战略,没有发展战略的国家就像无头苍蝇,根本就没有未来。
现在我们知道战略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它不能像企业一样每年做一次战略,更不能像个人一样,一个星期一个月就来一次。国家如此大的体量,每一次战略的制定,都会耗损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的频率,要比个人和企业低很多。咱们中国的发展战略,是5年规划一次,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5年规,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制定了14个5年的发展计划,今年的就是“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最好能做到承上启下,或者说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或者改善。不能一味地缺啥补啥,有时候必须放远一点的目光。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条件,国家的发展战略更是如此,不能说自己想干啥就干啥,更不能凭空想象的制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关的战略。战略的制定还需要政策法规来支持。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必须与产业政策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国家发展战略会制定新的产业政策,新的产业政策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企业也会制定新的发展方向,这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前途,甚至说是命运的转变。

我举一个自身的例子
在我毕业的时候,大型超市在我国开始发展,家乐福中国第1家店就在广州,在广州的海珠区前进路,我的第1份工作就在这个超市做销售员。我第1天上班,我所在的岗位,就卖了2000个米桶,为当天整个店的销售额是168万。这个店并不大,面积不会超过5000平方,这一天的人流,有点像今天的北京路,人流汹涌,如果你站在高的位置上,只看到漆黑一片的人头,偶尔会有零星的彩色出现,就像深夜的星空。那是20年前,广州的房价不到3000块一平方。折算成今天的金额,这一天的销售额接近2,000万,那个时候钱真的好赚。在那个时候,商超的人才,是非常吃香的,那个时候有专门的专业,高管工资也非常可观。非常遗憾的是,这些钱都给外国企业赚走了。

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工业起步没有多久,而且是贸易立国,在商品流通这一块,根本没有发展起来什么好的企业。当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这些国外的大型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如入无人之境,在中国全面开花,攻城掠地。从2000年之后,这些流通企业占了我国大部分的市场,人家占据了销售渠道,拥有客户,他们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极强,把出厂价压得非常低,导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利润非常低。
利润低就勤快一点嘛,但这些流通企业又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打压这些制造企业。我跟大家讲自己亲身经历,以前我们有一个客户,他们主要生产高尔夫球的,他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尔夫球生产商,占据了全球市场31%市场份额,如果加上兄弟企业,市场份额超过了5成。他们的订单主要来源于沃尔玛,他们有做不完的订单,但他们每三个月就会面临一场大战,沃尔玛会派人过来验厂。生产企业必须按照沃尔玛的要求生产,包括工厂环境,包括员工的作息时间。压低你的价钱,抬高你的制造成本,就是不让你们发展起来。当时就是这么霸道,压低你大陆的工厂价格,却让你的企业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福利,好像他们很人道,其实他们才是最坏的人。

中国在做电器的企业中,格兰仕在控制企业成本这方面是中国企业的佼佼者,他的产品公认为“价格屠夫”。2004年,格兰仕曾经公开抱怨过,跟沃尔玛做生意根本赚不到钱。连格兰仕这样都赚不到钱,其他像沃尔玛供货的企业就别指望赚钱了。
我国的商品流通几乎掌握在外国企业的手里,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利润。赚不到钱,根本没有钱投入研发,不要说企业有竞争力了,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这些西方企业把中国制造业圈在一个圈子里面,让你们形成恶性竞争,目的是让中国企业永远都为西方大企业打工。没想到的是,练就中国企业的极强竞争力。低成本,高效率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面对流通企业受制于人,必须改变当前的局面,否则我们不但耗尽资源,牺牲了环境,结果还永远是打工人。大街小巷都是你的店,开店我是开不赢你了,那怎么办呢?中国决定弯道超车,发展电子商务。2001年,中国的第10个五年计划,中国政府把电子商务写进了“十五规划”。

现在大家应该明确知道了吧,不是马云的时代, 而是时代铸造了马云。
经过10年的发展,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了70,000亿,流通企业感受到压力,扩张步伐明显慢下来。到了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这一年,沃尔玛开始在中国关店,之后每一年的关店步伐都在加快。中国流通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2011年我国的研发投入是GDP的1.83%,到了2014年是GDP的2.05%,达到了130,00亿元人民币。有了利润之后,我国的研发费用开始飙升,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两张图,这样陡峭的程度,不是霸道V8可能都冲不上去。


正因为电子商务的崛起,才有了真正的中国制造,才有今天完整的产业链,导致别人想搬都搬不走。
2020年3月份至去年年底,中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亿只,价值3400亿元,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个口罩。
当在新闻看到,某某国家专门派飞机到我国,接受抗疫物资的时候,感受到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当某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机场迎接中国疫苗的时候,心中无比的自豪。如果不是当年的“十五规划“,生产根本不在我们的手上,也就没有今天中国制造业的盛况。
网上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的产业会被移走,转移回到美国去,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去,别担心,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内需消费市场,是我们来决定生产的时候了,中国有大把的空间,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效率,未来大把高端的产品会在中国生产,因为市场就在这里。

2、规划的外在影响因素
制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考虑到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外在的因素就是国际形势的影响,我们能做什么?哪些东西我们必须要做?再加上自身的条件,制定制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如果脱离国际形势和自身条件,制定出来的国家发展战略,最终是无法执行下去的,更别谈实现目标了。
今天我们与世界更为密切联系,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时候,更不可能抛开国际形势来制定发展战略。今天的”十四五规划“更是如此。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经济实力所带来的就是国际影响力。我们回顾一下,近2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变化的情况,来看看”十四五规划“我国面对国际方面的具体规划。

在97、9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国虽然避开了这次金融危机,但也面临了国内的产能过剩,是中国第1次产能过剩,生产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银行坏账飙升,甚至达到了30%。国外开始流传着中国崩溃论,因为在近代人类历史,从没有哪个正常国家,金融问题如此之困难。
也正因为如此,南联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不忍;从那以后,有人认为我们丢掉了血性。经济困难,对外也没有了血性,我们的影响力大打折扣。而正在这个时候,美国国力达到了巅峰,美国要打科索沃就打科索沃,要打阿富汗就打阿富汗,用一袋洗衣粉就能打伊拉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拦得住,包括法国,德国和俄罗斯。

面对产能过剩,金融压力,中国硬着头皮加入WTO,哪怕面对美国一些霸王条约,比如赚到的美元,必须去买美国国债,但最终咱们咬咬牙都签了。在2000年前,全球500强中,中国企业只有9家,而且全部都是国企,私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普遍很弱。刚才我们说到,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企业和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困难,到了2000年末,我国的国企还有27.2%及亏损状态。
但20年后,2020年,世界500强中,中国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是121家,中国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124家,如果加上台湾的9家,中国的500强企业数量达到了133家。

加入WTO,”十五规划“(2001-2005年)也就是继续贸易立国,目的是融入国际大循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压低价格要素,依托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行战略结构调整,依然是打工仔的角色,充当”世界工厂“。通过打工,练就自己的本事,赚更多的外汇,赚中国的第2桶金,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
十五规划期间,中国的GDP从2001年的1.334万亿美元,到了2005年达到了2.285万亿美元,平均年增长达到了9.5%,比规划增长7%的速度,足足多了2.5%;这排名从第六,上升到了第4,排名在德国,日本美国之后。
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而来的就是国际的影响力,因此中国有实力加入了伊朗核问题的6方会谈,这时候我们开始影响世界的热点问题,这就是国家强大实力的体现。”十五规划“是极为不平凡的五年,无论对内对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一五“中国经济再次蜕变。
加入WTO,让我国迅速融入了国际贸易,在2003年,中国就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要开始利用它强大的内销市场作为筹码,逼迫人民币升值。在这个时候,国家发现自己太过依赖国际市场,很可能让自己丧失主动权,也会步入流通领域的尴尬窘境。为了减少对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依赖,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用人民币升值倒逼国内企业转型。
在这5年内,国际形势对我国非常有利,美国陷入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同一时间,美国人也开始陷入了虚拟经济最后的疯狂,根本没有美国企业想做实体经济。中国将5年的GDP增长达到了11.2%,比预期的7.5%,还多了3.7%。在这5年里,中国 GDP.超过了德国、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
在最后的一年里,也就是2010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为中国制造业摘下了皇冠。这一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个位置美国占据了110年,这时候中国在国际上就有了绝对的实力。

当有了绝对实力的时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提到了日程上了,制造和贸易是世界最重要的规则之一,而这些规则的制定者,正是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所决定的。200多年前,英国成为了世界规则的制定者,100年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强国,美国开始改变英国人制定的全球规则,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了WTO贸易规则则,这一切都展现了美国人的意志。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当然也想拥有更公平的规则,规则调整自然就会出现。
在这5年里,中国面临了第2次产能过剩,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需求萎缩。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40,000亿的刺激,这个钱可没有白花,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在疫情更能体现这一切,把所有的发达国家远远的甩在身后。去年3月份我就做了大胆的预测,写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疫情后重建的世界,将是人类史上最美的世界》文中说到,世界将进入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因为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在未来世界竞争中有一席之地,社会效率的提高,需要大把大把的基础建设。最近这两天,老美就放出风来了,拜登政府或将投入最高40,000亿美元的基础建设,钱怎么来的,在这里我们就不说了,如果有必要的话,咱们就专门写一篇文章吧。

3、一带一路,人民币的起航!
“十二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咱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40,000亿,另一个就是,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40,000亿露财了,让华尔街看到了这块大肥肉,成为世界第二,让老美感受到威胁。后来就有大家所看到的作妖,什么回归亚太?什么产业链迁出中国?各种各样的威胁论就出来了。
为了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突破封锁,一带一路就此诞生,从这时候开始,咱们经济的主循环慢慢发生了转变,由过去主外慢慢转向主内。正因为这些突破,制造业开始升级,中国货再也不是只是便宜的了。“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不值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中国的高端商业开始萌芽,奶茶从三五块,升到了10块8块,中国人再也不是只吃便宜的,只穿便宜的了。

老美既然不想跟我们玩,那我们总要开自己的牌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开始了,用赚来的美元铺路,路到哪里,人民币就到哪里;这不但开了货路,还打开了财路。就这样,咱们依然是世界工厂,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的提升。
“十三五”,十二五的时候,老美的封锁帮助了我们,让我们更狠心地走该走的路,抛弃以外为主,转向以内为主。老美封锁我们的前门,我们就打开后门,封锁我们的后门,我们就巩固前门,后有陆上丝绸之路,前有海上丝绸之路。欧巴说金融危机让他失去了阻拦咱们的机会,那都是为自己失败找借口而已,不是,都在咱们家门口都对峙了吗?结果跑得老快的。明的搞不赢,后来还在金融市场打了一仗,欧巴输掉了一个国家的国运,还好意思大言不惭了。他可是人类历史上用最多钱的总统,把整个国家掏空了,结果一点便宜都没有占上,
正因此,就有了普普上台,在过去的8年,明和暗都打不赢了,普普只能选择自残的方式来进行对抗,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这是一种杀人1000,自损800的做法。普普没想到的是,这个有着5000年的国家,早已经是皮糙肉糙的,刀枪不入。

“十三五”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了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内需消费也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大飞机,半导体,工业制造机器等等的高科技,也就是比较依赖的行业及技术的自我供给。在普普等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下,还是打不赢,结果普普被出白宫
”十五规划“支持私有经济的发展,使得私有经济蓬勃发展,到了2000年,私人占据了中国富豪榜,在前10的位置上,只留下了排名第一的中信集团。
“十一五规划”支持物流流通企业,开始发力电子商务,掌握回主动权,2005年的中国首富就是黄光裕,它也就是属于物流流通企业。
“十二五规划”消费回归国内,人民币升值,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在这时候,在中国首富的位置上,房地产的富豪开始爬头,当年也就是李嘉诚了。电子商务发展终于有了成果,2014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成就了马云,刘强东。

“十三五规划”供给侧的改革,内需进入了第2个阶段,头部企业开始遍地开花,不再像以前那样,更偏向某一个领域。而在科技领域也有了不少的进步,华为、中兴的5G,中芯国际的半导体,百度的AI。物流流通企业也出现了第3次的革命,短视频直播的出现,开始打破以阿里、京东为首的传统电子商务。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牢牢把握了主动权,也开始了十四五的规划。在2020年7月份,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国内外双循环,明确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外循环为辅。如果在物理来看,一个是自转,一个是公转。自转是让自己能有自己的位置,可以让自己更加稳定;公转与外界相互影响,不至于让自己偏离航道。也就是自转让自形成角力,不会让自己被其它力量吸走。
在过去我们太过依赖全球市场,我们位于全球分工的中底层,很多高科技产业都依赖美国,欧洲和日本,此时我们的分量够大,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必须拥有自己的规则,和自己的圈子。

“十四五”的规划,就集中在自己的头部,要推动集成电路、航天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电力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先进的交通轨道设备, 机器人 ,生物医药及设备产业的创新发展。要占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科技、量子信息、脑科学、生物科学、航天科技等领域的高地。未来有一大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台风已经吹起来了,我们都在台风口上,放开你的双手,在台风里面遨游吧,飞得起来一定很爽。
4、经济的重点扩大内需
现阶段,大国的竞争在科技领域,更在经济领域,谁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需消费市场,谁就能引领全球经济。体量越大引力就越大。所以未来的大国竞争,是全方面的竞争,但是经济是首要的因素之一,两个大国一定会争夺经济领域的龙头,这样自己才会更有影响力。非常值得庆贺的是,2020年咱们成为了全球第一大内需消费市场,所以老美会想尽办法刺激经济,先是1.9万亿,接着又来基础建设的好几万亿,目的就是想夺回自己的影响力。当你是number one的时候,世界就会围绕着你转,资本链、产业链皆是如此。资本是科技和军事的支撑,所以大家都会用尽自己的所能。

但是咱们就相对有定力,咱们一直向前冲,只要稳就好了,但老美的走势是往下,他唯有的办法就向上拉,搞刺激。
“十四五”规划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咱们再也没有明确提出了GDP增长的指标,这应该比较容易理解的。咱们现在的盘子如此之大,是世界10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国, GDP也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有着世界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最完整的产业链。咱们的制造业产业已经占全世界的30%,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建框架上,因为框架已经完整了。现在是要改善改良和装修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追求量而追求质的时代了。让我们的底层更加坚固,可以走更远的路。

从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摆脱依赖,另一方面就是塑造自我。我们归纳总结14五就是8个字:“摆脱依赖,塑造自我。”
为了摆脱卡脖子,我们必须要科技强国,强化科技战略,从而塑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扩大自己的内需市场,让别人追随中国人,让别人成为我们供应链的一部分。
“十四五”规划总共有65章,其中24章与内循环相关,分别是12 、14、 27 、28 、29 、31、 32、 43、 44 、45、 46、 47、 48 ,49章,占比高达37%,这个分量已经够重的了。其次就是科技战略相关的,总共10章,4 、5、 6、 7 、8 、9、 11 、15 、16、18总共10张,以经济为主,科技铺路。大家可以预见到“十六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了吧?就像当年物流流通规划是一样的,先是铺路5年,第2个5年那就是摘果子了。所以说有点闲钱的企业,应该为自己未来铺路,多投点钱到科技研发上,到时候是整个世界围着你转,钱还不是大把的。最好的例子莫过是疫苗了,别人抢着呢。

科技这一块,大家跟着国家走就好了,其意义就不用说了,我们把重点放在内需问题上。
现阶段咱们已经占全球制造业的30%,已经是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外循环上还有什么可以突破的呢?显然困难非常大,但是国内市场却充满了可能。全球最大的内需消费市场,有将近4亿的中产阶级,14亿如此大的人口基数,有多少可能性呢?
在过去我们搞国际大循环,主要依靠发达国家市场。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大量进口资源,牺牲自己的环境,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大量制造出口产品。当然那个时候是因为没有钱,但今天咱们起来了,是足够支撑自己内循环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改革,让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好产品,我们还需要花冤枉钱到国外买自己生产的东西吗?想必大家最近还是看到过LV的草帽吧,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别人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另一层意思是,品牌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过往中国人对产品的要求,是趋向于完美的。又要便宜又要好,还要耐用,当然那个时候是因为咱们经济实力的原因,更多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今天我们有能力去追求精神的需要,而在这个时候品牌和营销就非常重要了。做品牌做营销,它不是做完美,而是聚焦某一个点,把它放得更大,成为满足精神的需要。就好像拍电影一样,把最好的灯光留给主角。

想扩大内需,有两个途径,一个把对外消费的让它们回到国内消费,就像上面一样,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或者用国内的产品代替国外的产品。
另一个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有了钱消费自然就多了。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需求萎缩,咱们老百姓的工资增长就开始变慢了,因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除了一些体力的劳动,因为没人去做以外,其实很多职业已经是劳动力过剩了,其中最明显的那就是文职类,比如是文员、统计员之类的。真的很难找到一份又好,工资又高的工作。
增加百姓的收入,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减税,减压,给老百姓更多的税收优惠,和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比如看病上学等等。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非常赞成把英语踢出中小学主要的课程,这是减负减压的好办法之一。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专门做一篇文章讲述我的观点的。第2个方面,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来源,这样子就需要有更多的就业,要有更多的就业,就需要更多的项目,现阶段我国的基础建设是非常好,当然也有新基建的项目,但我们现在非常缺乏精神文明的建设。比如丰富运动,丰富各种各样的比赛,只要有好的赛事,就能增加人气,收入自然会增加。这样会增加就业人口,也分散了就业的压力。总有一部分人体育,是她的强项,而这样也就能满足她的就业需求,也可以为民众带更多的娱乐,这样消费就没有问题了。

增加百姓的收入,减轻他们的压力,对解决老龄化及少子化的问题是正面积极的,多节目多运动,能减轻对手机的依赖,给老百姓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对促进内需是有积极而正面的。
5、2021年消费在哪里?
农村的好产品将会迎来一波好的回报,2020年我国城镇化常住人口达到了60%,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在大城市。而他们需要的好产品,却在农村。城市里面有很多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规模化生产的,并不能满足个性的需求,或者说不能满足更高的需求。比如个性化,独特性的要求。因为在产量方面是跟不上的,他们所走的路一定是独特的,或者是乡味的。底层人民需要的是产量产品,而中高层消费者需要的精神及个性的需求。社会的分工就会出现一部分,来满足个性和高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从过去的聚集生产,变成个性独特的分散生产。

七八十年代的人,开始有所成就,但他们已经离乡很久,他们越来越思念自己的家乡,挂念自己家乡的味道,过去没有好的物流,很难满足这需求,但今天已经没有这样的困难,他们不再只是想念家乡的味道,但是真真实实的可以尝到家乡的味道。
在这里需要一个平台,这就是直播平台,2021年,依然是直播平台之年。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销售额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2848.1亿元,同比增长4.3%。
而在另一组数据中,我们看到直播的潜力,2020年,全国电商直播场数有可能超过2,000万场,相当于每天超过5万多场的直播,在每一个小时里面超过2000场直播。带来的是,2020年电商直播销售总额突破了1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每一场直播销售额达到了5万块。预计在2021年将接近20,000亿人民币,这也就相当于,2021年可能会超过4,000万场直播,从事电商直播的活跃主播有可能超过40万人,平均每三天就一场。

在直播中诞生了许多的超级品牌,销售过亿的有大把的, 化妆产品应该是蛮多的。2020年双11期间薇娅直播带货,成交额高达53.2亿元,一年直播330天,一场直播推荐40多个产品,一年推荐的产品超过1万种,销售能力远超单个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传统百货公司的商场。还有另一个网红,李子柒,它的品牌价值,远超一家中型的企业。
过去的直播是带货,未来将是工厂带货,或者是产地带货,让老百姓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也是直播带货走上高端的必然之路,未来客户,很可能可以直接看到你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这也就是5G的应用。也就是c2m消费模式,看着自己的产品生产出来是不是很爽?看着你吃的东西种出来是不是很爽?你可以看着你的青菜淋水,施肥,除草等等的一切,有点身临其中。
当然电商直播,必须有一轮的淘汰,甚至还要面临监管,才能让它变得更好,就像淘宝变天猫一样,会有层次的出现。

商业很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化的走向,比如社区电商这种走量的,还有一种是社区服务走高端的,是个性化的。中国现在不缺钱,缺的是,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让客户满足。10年前没人想到一杯奶茶可以卖30多块钱,现在大把的,而且每天在排队的。你没想到国内的口红都会有人排队购买,这就是品牌效应。
90后和00后马上成为了消费的中坚力量,该消费人口达到3.4亿元,出了名会用钱的,他们更热衷于本土产品,他们消费的观念,更看重设计和特色,中国的产品设计,将进入百花齐放的年代。少一点和贵无所谓,但一定要有设计更有特色,这就是新生代。
通过2020年的疫情,让中国人更加自信,中国的消费将回到国内。当你现在每一天跟别人说国外的产品多好多好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会注视你好几秒钟,未来你在谈论国外产品的时候会越来越尴尬,国内的多元文化,有大把大把可以挖掘的好东西。是东方文化开始发光发热的时候,国内的旅游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多外国人来朝圣,这就是东方大国,5000年的天朝上国。

如果今年疫情稳定下来的话,在国内外基础大建设的背景下,与建设有关的设备,可能会提前热销,
疫情支撑了更多网络的商业模式,甚至把教育、医疗、给家庭办公都搬上了网络。2021年主战场还是在网络,依然是流通模式的延伸。
不能再写了,超过10000字了,相信没有多少人会看完了,希望大家在2021年,赚得盆满钵满的,看完的更会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