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零碳系列15——电力行业输配电侧解决方案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远景零碳系列的第十四部分:电力行业用电侧解决方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十五部分:电力行业输配电侧解决方案
在输配电侧,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同时,电网又接入了电动汽车、储能等设备,维持电网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发电企业可以通过输配电的智能交互、智能微电网等数字 化技术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与平衡。
一、源网荷储协调与平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提出,实现“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是“十四五”时期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 型电力系统。
在未来,电力系统将会由原先的“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方向转型。要实现源网荷储的统一协调发展,数字化技术至关重要,将主要应用于用能监控、负荷预测、多能互补、智能调度、智能运检和快速负控等方面。
对此,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将利用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集能源监测、负荷预测与分析、智能调控、智能运维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综合能源的智慧化管理,提供能源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系统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AI等技术,实现电源 侧、负荷侧和储能侧的各类可控资源的数据接入和数据处理,实现数据资源的透明感知、性能评估和建模应用,为电力系统提供资源信息管理、资源调控及电力的智能调度。平台可以有效促进源网荷储资源灵活互动,促进新能源电力的消纳,并合理削峰填谷。
二、增量配网/微电网
增量配网主要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用电问题,而微电网主要解决的是电力短缺地区或偏远岛屿的用电问题。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资质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既能够与主电网并网运行,也能够独立运行,使其能够在主电网无法到达的偏远地区独立运行。针对微电网和增量配网,企业可以提供智能配网解决方案,包括故障判断、故障自动定位、快速隔离、网络重组和恢复供电等一系列智能自动化过程,帮助用户提高效率,减少停电区域和时间,实现配网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及配网的智能化管理。
针对微电网的应用,主要的解决方案注重依据用能需求和新能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集成各类分布式能源(风、光、储、燃等)实现多元化能源优化配置、智能调度。当前,一种应用于微电网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能源即服务(EaaS)模式。在此模式下,解决方案服务商根据客户所在区域和客户的具体需求,搭建规模和功能不同的微电网,并提供投资开发、建设和运维等一体化的全流程服务。微电网客户无需在前期进行资本投入,而唯一的支出是针对于EaaS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费用。
在微电网的解决方案中,能源控制和管理中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该系统经过预接线、组装和工厂测试,可以对多类电源进行管理。同时,微电网系统 中也会包含相应的保护装置,例如智能断路器等互联产品可在几毫秒内自主运 行,以提供必要的保护功能;边缘控制器则可以为区域内的建筑提供弹性的控 制,例如当公用电网出现故障时,边缘控制器会检测到能量的损失,并通过能源控制中心的主断路器断开与公用电网的连接,待主电网恢复时再重新连接。

远景零碳系列的第十五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十六部分的内容:油气行业低碳转型举措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市场展望,中国碳价调查,碳交易,碳资产,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欧盟碳关税计算,碳减排制度,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ISO14064-1,碳计量,碳排放,低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循环经济,ESG,钢铁ESG,乡村振兴
CCER制度,CCER项目减排效益测算,林业碳汇,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碳汇造林方法学,林业碳汇专家交流,绿色金融
碳中和,电力碳中和,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钢铁碳中和,电子制造业碳中和,CCUS,氢能,抽水蓄能
智慧园区碳中和,零碳智慧园区案例,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智慧建筑碳中和,商业建筑碳中和,房地产碳评估,智慧交通碳中和,数据中心碳中和
汽车碳中和,汽车行业碳中和,中国乘用车双积分,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
绿电,绿电专家交流,电价政策,电力市场政策,澳洲电力危机解析,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户用储能,户用储能成本与收益计算,欧洲户用储能专家交流,国内储能项目进展,虚拟电厂
锂电池,电池回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动力电池全球市场格局,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石墨化专家交流,4680、麒麟电池专家交流,电池隔膜行业竞争壁垒,磷酸锰铁锂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各类园区的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