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1. 是非之人

2022-12-02 05:15 作者:喝啤酒的猫头鹰  | 我要投稿

身心不安

       黄袍怪前后共计四回,其实都是在讲唐僧赶走孙悟空的后果,四个字形容:身心不安。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按理说,当年孙悟空率领四万五千妖猴跟李天王的天兵对抗,那也是打的有来有回。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要说别的妖怪霸占花果山,还说得过去,可却是一帮猎户扑杀群猴。这是作者故意安排的,要展示下没了束缚的悟空有多可怕。

       悟空得知自己的猴子猴孙被人类猎杀,心中大怒,一口飞沙走石就诛杀千余人。还颇为得意地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

       他心里是明白的,可没了约束,一颗心便里面狂放不羁。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又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

       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还得再次惊动天庭,玉帝真要办他,只怕就不是上一次被压五行山那么简单的了。

       再看唐僧,书中说他“听信狡性,纵放心猿”,就是使性子耍情绪,迷失了心性。他又饿了,书中唐僧总是会饿,断不了斋饭,这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沉重的肉体”。白虎岭时,就是悟空去摘桃子给他,才给了尸魔下手的机会。这次,他让八戒去化斋。

       八戒满口答应了,他是这么说的:“莫管,我这一去,钻冰取火寻斋至,压雪求油化饭来。”

       好家伙,“钻冰取火,压雪求油”,好一番决心,最后在草窝里睡了过去。那一边唐僧坐不住了,书中写他,“耳热眼跳,身心不安”。

       先是差沙僧去找八戒,最后他自己也跑了出来,这一下子唐长老亲自给妖精送上了门。后文书,唐僧在车迟国斗法,坐禅也挺厉害的,怎么这一会儿就坐不住了。

       师徒分别后,两个人都不好过,一个开始恣意放纵,一个整个人都不好了。

 

神仙的婚姻

       黄袍怪,是西游中难得有情有义的神仙。他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奎宿代表虎尾,为西方白虎第一宿,是正牌挂号的神仙。因披香殿侍香的玉女想要跟他私通,他唯恐玷污了天庭,便在玉女下凡投胎后跟着下届去了。

       对玉女不负前言,是有情;就算偷情还时刻顾及着天庭的颜面,也算有义。在后文,他不计前嫌,还曾协助孙悟空捉拿犀牛精。

       在下届做妖怪期间,他对百羞花公主百依百顺,二人也算夫妻恩爱,还有两个孩子。可百羞花公主早已忘记前世,对他并不是真的心甘情愿。

       如果只是前面奎木狼与玉女私会下凡,那将是经典的神仙爱情故事。可后来,经过十三年婚姻生活,百羞花私放唐僧,秘送书信,引来孙悟空降妖捉怪,还摔死了他们的孩子。这就完全是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

       通常在这里,儒家代表天庭,代表封建礼制,是需要反对需要打破的。但故事直接跳过了这一部分,直接给你们自由,一十三年,你们真能过好吗,这才是关键。

       奎木狼变做英俊小生,入朝拜见国王,将唐僧化为猛虎。他当初为什么不这样做,跟百羞花在宫中生活,做个驸马郎。公主就是思念父母,才托唐僧稍信。

       这一点书中也写了,他将唐僧变作猛虎后,还没过一晚,在国王答谢宴会上他就显的本相,还直接在大殿里吃人。

       而对于百羞花,前世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私奔就真的那么好玩吗。

       跟着奎木狼这一十三年,远离父母,做着妖怪夫人,生了两个怪胎,天天看丈夫吃人。

       这就是西游写实的地方,神仙的人性并不在于冲破牢笼的胜利,还在于败于人性的无奈。通常是批判儒家的故事,写到最后,反而证明了儒家的正确。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唐僧,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竟然要当一回英雄,要救美人。好不容易逃脱妖精的魔爪,会合两个徒弟来到宝象国,倒换文牒,就将家书递给了国王。

       这一封书信,可不得了。读完书信:国王大哭,三宫滴泪,文武伤情,前前后后,无不哀念。

       对于唐僧来说,英雄的任务完成了。可对于宝象国来说,这封信重若千钧。

       现在得到确切消息,公主被妖怪抓走了,还被迫嫁给妖怪,还生了孩子。去救,满朝文武都是“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不救,公主在外受苦,国家脸面何在。

       这帮官员虽然能力没有,政治智慧却不输神仙。他们给国王说了这么一句话,“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信是唐僧带来的,你找他吧。

       在国王的一顿逼问之下,八戒沙僧上场了。

       唐朝和尚英雄救美的戏码,一路演成了背锅侠。自己听信谗言,赶走了心猿,这就遇到听信谗言的国王,将他做虎妖看待。

       从白骨尸魔那里,恨逐美猴王,到下凡的玉女托信,最后邪魔侵正法,唐僧化虎。其实都在人性的框框里面打转,滚滚红尘里的是是非非,都是人性使然。

       听信谗言的师父,投胎转世的玉女,私下凡尘的神仙,是非不辨的国王,擅长甩锅的群臣,爱出风头的八戒。这一帮人,往那里一堆,不管什么故事还是事故,无论情节怎么发展,最后只能是这么一个结果。

       这是俗世人性的必然,而要想打破这些,只能是“心猿”。

       可这颗心,此刻也并未真正开悟,他也正在花果山开心地做着齐天大圣。

       这边师徒眼看就要散伙了,白龙马都出手了,结果还是败下阵来。他拉住了同样败北的八戒,让他去请大师兄。八戒对白龙马说了心里话,他知道自己之前胡乱起哄,惹得唐僧念咒,害苦孙悟空。

       八戒真的不笨,天底下哪有真正的笨人。

       但他却不聪明,毕竟真正的聪明人,少之又少。

       猪八戒只能“义”激美猴王,白龙马教他的招,他用不来,最后只能说了实情,这才请动了悟空。

       在回去的路上,悟空还特意洗了洗澡,这是他的心意。心猿归正,要洗一洗心。

       是悟能让唐僧赶走了悟空,也是悟能请回了悟空。

       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21. 是非之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