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投铅球时最后身体该如何发力?

2022-11-15 10:17 作者:一刻相册无限码HNX9RA  | 我要投稿

铅球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在教学和训练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谈一谈对最后用力的理解和建议,希望对从事铅球运动的相关人员能有所帮助。   一、铅球技术最后用力的力学分析。   对铅球技术的力学分析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所涉及,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叙述,这里仅从身体重心转移的角度来谈一下最后用力,以使分析简单化、明了化。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这里的最后用力指的是滑步结束后到铅球出手之前这一阶段。所以滑步结束后即进入最后用力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是像有的文献中所说的最后用力仅仅指的是从左脚撑到铅球出手结束这一过程,这样不利于整体技术结构的发挥,下面的技术整合我们还要谈到这个问题。   滑步结束后重心压在右腿上,投影点大约在左脚尖处;蹬地转膝展髋后重心向前上方移动到右骨盆上沿,投影点大约在小腿的中部;随着左脚跪撑重心移至丹田附近,重心的投影点在两腿中间;身体继续向上伸展,两脚同时向上用力,此时重心向左上方移动,投影点大约在左脚跟上;右脚用力完成左腿向上蹬伸时重心继续抬高,投影点大约在左脚中部;当铅球即将离开右手时,重心的投影点向前移至左脚尖处,以上即是重心在最后用力过程中的轨迹,即从低到高、从右脚尖到左脚尖这么一个过程。   二、铅球技术最后用力的整合。   所谓的整合就是把分散的东西集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让微观的东西合理的汇集到一个宏观的表现中来,实现由分到整,由大到点这一效果,这点很像古人说的读书论,即读一本书先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读厚即是了解前一部分重心移动的过程,只有很好的理解了这一过程才能更好的进入到后一种境界—读薄,即从右到左,由低到高,再深入一步就是最后用力,而铅球技术也可概括为:滑步—最后用力。   下面我们再借助小时候的一个游戏来理解最后用力的整合。小时候好多人都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即拿一根小竹片,把一块小石头放在一端,稍用力使竹片向后弯曲,然后快速撒手,小石头就可以飞出好远,这一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感到用多少力,可小石头子却能飞出很远,这里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做“竹片原理”,其实竹片原理即是一个鞭打过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能你已理解到,我们这里所说的技术整合就是要模仿这一过程,把人体当做一根小竹片,而铅球就是游戏中的小石头子,铅球的最后用力就是要像小石头子一样用身体把铅球“打”出去。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使身体能像小竹片一样遵守运动轨迹,减少身体的多余动作,努力使身体的重心合理的沿运动轨迹移动,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胸在最后用力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最后发力的同时胸要“振”而不是简单的“挺”,振更有利于发挥身体对铅球的鞭打作用。  以上即是笔者对最后用力的理解,希望对从事铅球运动的相关人员能有所启迪和帮助。

投铅球时最后身体该如何发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