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智慧梁场科技助力阜淮铁路全线通车
在蒙城制梁场,阜淮铁路全线首片预制箱梁已经成功浇筑完成,这标志着该项目已经全面进入到箱梁预制阶段,为阜淮铁路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该项目由安徽省投资集团和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人民政府共同筹资建设,是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2.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22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蒙城、利辛两县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阜阳经利辛、蒙城,至蚌埠、淮北高铁直达,对于推动皖北地区振兴发展,更好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有重要意义。为了助力“轨道上的安徽”建设,阜淮铁路公司联合中铁四局等参建单位,组织开展了“大干120天”劳动竞赛动员大会,参建单位历经七个月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全线第一片预制箱梁的浇筑。
据了解,阜淮铁路全线设计预制箱梁3900余孔,本次浇筑的箱梁长32.6米,重约790.3吨。此次浇筑的箱梁是蒙城制梁场目前能够生产的最大重量,场内设置了12个制梁台座,最大制梁能力为每月90孔,最大存梁能力为132孔,主要满足阜淮铁路重点工程蒙城特大桥、涡河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需要。
针对智慧梁场梁板养护的重要性,该项目采用了数控蒸汽养护工艺,并配备了蒸养室、蒸养设备、蒸养控制系统,每天3吨左右的梁板蒸养燃料均采用环保型生物质颗粒,无废料尾气排放,养生用水循环使用,无施工废水排放,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项目“智慧梁场”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温蒸养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建造技术,在此技术的帮助下,箱梁养生期由7天缩减为22个小时以内,效率增三倍,出场梁板强度合格率达到100%。
为了实现“先梁后拱”(施工),该项目采用机器人焊接技术,实现了焊接、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智能化生产,助力阜淮铁路项目的高质量建设。阜淮铁路建成后,将结束蒙城、利辛两县不通高铁的历史,亳州三县一区将实现铁路全覆盖,届时,从蒙城到阜阳只需要约半小时,阜淮铁路深受亳州人民期盼,将进一步打通东向通道,助力亳州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对于完善皖北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