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本人入圈前&入圈后的整个经历过程

2023-01-12 15:01 作者:糖狰-Hp  |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了一年,来到b站能交到这么多朋友我很开心,在这里对所有人表示感谢。我觉得新的一年里不说些什么属实过意不去,但是22年又如此抽象没啥好讲的,想来想去决定把自己入螳圈前后的经历告知各位,有助于各位更了解我这个人。

从小我除了看动画就是看纪录片,再加上有家长的引导,很容易就喜欢上了自然界里这群十分具有魅力的生物。

2009年,那时候我还没上小学,老爸抓了一只静螳放我手上,我当场吓哭。

2013年,小学时期,老爸从校区抓了一只广斧若虫(记得好像是末龄),被我养到羽化(当时什么也不懂,那只广是在一个非常畸形的容器里羽化的,现在看来非常震惊),也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到螳螂这个物种,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家伙叫广斧就是了。

2015至2017,正式入坑水族时期,不仅仅是我与水族圈接触最频繁的时期,也是与自然界接触最频繁的时期。这段时间养过花鸟市场的东方相手蟹,草金鱼和红绿灯,菜市上的日本沼虾,龙溪蟹,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外出野采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华刀螳,并收回了家,同时期饲养的也有广斧和静,也就是这段时间我来到了贴吧那个地方。

2018年,在水族圈朋友的带领下进入螳圈,认识了更多的花样品种,并开始真心欣赏这个十分具有色彩魅力的昆虫家族。

2019年,因为之前只养过北方常见种,所以打算尝试别的养养,也就是这一年我接触到了除了刀广静之外的第一种螳——眼斑螳。但是很不幸,黑心商家发了一只双后腿都断附节的眼斑,次末进末的时候,我用胶布帮这家伙渡了一次劫。但是羽化的时候胶带脱落,正好那天我不在家,回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我当时真的十分不甘心,但是失败了终究还是失败了,既然我喜欢这个物种,那就不该为了一次挫折而放弃前进,于是再那之后正式进入螳圈,就这样到了今年23年。

写这篇专栏的同时,我也盘点了自己迄今为止接触过&饲养过的螳螂,以及与它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段,以保存纪念: 广斧螳(2013) 中华大刀螳(2016) 中华斧螳(2020) 薄翅螳(2020) 多刺斧螳(2020) 眼斑螳(2019) 瘦刀螳(2020) 静螳(2009) 纤柔螳(2020) 台湾巨斧螳(2021) 海南怪螳(2020) 桂菱背螳(2021) 长背斧螳(2022) 短翅博螳(2022) 澳洲斧螳(2023)

该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其实我发现圈子里很多跟我聊得来的人基本上只聊关于动物圈的话题,其实我的爱好特长有很多,户外运动我会打乒乓球和羽毛球,室内的话我也会捯饬捯饬计算机,比如Word, Excel,PPT啥的,现在正在打磨在电脑上剪视频,爱好除了动物圈,还有特摄圈,动漫圈,手办圈一大堆,希望能跟我有共同话题的盆友,答应我不要吝啬你的看法捏,总之一直以来谢谢各位了🙏

关于本人入圈前&入圈后的整个经历过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