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科普: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简称缩写“CRRC”),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现有46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17万余人。总部设在北京。 截至2016年,中车产品出口到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六大洲的11个市场区域。2011年~2014年,中车海外签约金额分别为19.25亿美元、35.88亿美元、39.6亿美元和67.47亿美元,年均增长55.7%。 2015年7月23日,中国中车宣布获史上最大地铁订单。2015年11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欧洲的首列动车组在马其顿成功开跑。2015年12月10日,中车生产的巴西里约地铁4号线项目15列90辆“奥运地铁”正式投入运营。2016年3月10日凌晨,美国芝加哥交通管理局正式宣布,中国中车获芝加哥846辆地铁订单,将在当地建厂。5日,在印度德里地铁总部,中国中车及旗下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德里地铁公司签订诺伊达地区地铁线车辆采购合同,合同总额达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5亿元。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排名385位。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一带一路”最佳实践上市公司。2019年10月16日,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名单发布,中车位居第九。 2014年10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均发布公告称,因拟筹划重大事项 ,经申请,公司股票开始停牌。2014年11月28日再就拟议重大事项发表公告称,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此前后,南车旗下上市公司时代新材(600458.SH)、南方汇通(000920.SH)、时代电气(03898.HK)等相关公司也宣布停牌。 2014年12月30日,南车北车发布重组公告,采取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双方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 2014年底,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宣布合并,并发布公告表示,南北车的合并已分别取得两家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尚须获得各自股东审议通过,以及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商务部、境外反垄断审查机构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核准。 2015年3月6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告称,合并方案已获国资委批准。 2015年3月9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告称,两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与南北车合并的议案,3月10日起复牌。 2015年6月1日,南北车合并收官。中国南车1日晚间公告,由于公司与中国北车A、H股合并均已实施完成,据方案,合并后新公司将采用新公司名称,变更后公司名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 2015年9月28日,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集团重组合并而成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9月28日正式宣告成立,历时将近一年的南北车重组工程圆满竣工。崔殿国任董事长、郑昌泓任党委书记、刘化龙总经理。 2016年11月28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干部大会,刘化龙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奚国华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7.32亿元,降幅为0.85%;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03亿元,降幅为9.08%。 2021年12月末,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4268.26亿元,增幅为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85.74亿元,增幅为3.88%,资产负债率为57.29%,比年初增加0.4个百分点。 2021年,公司新签订单约2210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350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2203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在手订单约860亿元。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0日,在2022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上,中国中车面向全球发布了当前世界上可实现的速度最快陆地公共交通工具——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2023年10月30日,中国中车在湖南株洲举行中车株洲所“时代碳行事业部”和“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室”揭牌仪式。 下属企业 华北地区: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中车财务有限公司、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中车国际有限公司、中车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车物流有限公司、中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车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东北地区:中车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华东地区: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集团济南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中南地区: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深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香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香港)有限公司 西南地区: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 西北地区: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3日,中国中车宣布获史上最大地铁订单。公开消息称,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已经落实采购93列、744辆地铁列车,金额约60亿港元(约合48.4亿元人民币,并决定委托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列车将于2018年至2023年抵达香港,届时将全面取代当前运行于香港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和将军澳线的现有车辆。 2016年3月10日,中国中车公告称,公司中标芝加哥7000系地铁车辆采购项目,中标金额高达13.09亿美元。这一订单是芝加哥运输管理局历史上最大规模地铁客车采购订单,相当于该市客车总量的一半。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最大地铁车辆项目。 2016年3月10日凌晨,美国芝加哥交通管理局正式宣布,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南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芝加哥7000系地铁车辆采购项目,该项目标的数量846辆车,标的金额为13.09亿美元(根据10日汇率,合人民币85.25亿元)。业主决定将先授标400辆,并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授标446辆。项目启动后,中国中车将在芝加哥当地建厂,负责车辆的总组装。首批车辆预计在2019年交付,2020年开始投入运营。 2016年11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项目正式启动,开启了我国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客运装备的新一轮研发工作。项目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中国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研制出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需求的600毫米到1676毫米可变结构转向架和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动车组样车。列车人均能耗将比现有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降低10%左右,噪音降低2DB左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9月,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上,展示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这是该车型首次在海外展出。本次展会中国中车以“智行达未来”为主题。智能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即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与智能动车组为典型代表。 2016年8月,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53位。[10]2017年7月12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11]2018年5月9日,“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发布,中国中车位列第13。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一带一路”最佳实践上市公司。 2019年7月10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43。 2019年10月16日,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名单发布,中车位居第九。 2019年上榜《财富》“2019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榜单”发布,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88位 。 2020年7月,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7位。 2020年11月,被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0年12月,获得交通运输部复核确认继续保留“2016—2017年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7月,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1位。 2021年9月23日,中国中车位列2021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第102位。 2021年10月,入选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榜,排名第309位。 2022年5月,入选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名第535位。 2022年7月,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52位。 2022年8月,入选《2022中国品牌500强》,位列51位。《2022世界品牌500强》,第2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