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静电耳机——静电耳机科普&铄耳Shuoer EJ07m评测


静电耳机,1968年首次由KOSS商业化量产,随后被STAX发扬光大,以森海塞尔奥菲斯为代表,一直是一种在声学性能上理想,但碍于某些限制难以普及的顶尖换能器技术。它凭借极致的声学性能、独特的「静电味」音色,以及高高在上的价格,成为了无数耳机、音箱玩家的终极追求。
不同于动圈和平板换能器,它以静电力为驱动力,通过高压在双极板之间产生变化电场,迫使带有电荷的振膜在电场中受力运动,从而推动空气发声。
因此,静电换能器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它不需要磁铁和线圈,极大简化了单元结构,降低了重量和体积。
其次,它的振膜仅为一张微米、纳米级厚度的聚合物薄膜,不需要附加线圈,重量几乎可以忽略,运动时惯性低,因此能实现动圈或平板难以企及的极高动态、瞬态和解析力。
最后,静电单元与平板单元一样,振膜在电场中整体受力、整体运动,完全没有动圈单元分割震动的困扰,不仅可以实现极低的高频失真,也不需要追求各种极致刚性的振膜材料。
然而,虽然有如此压倒性的声学性能优势,静电单元的限制性一样显著——
首先,它需要数百伏的高电压产生电场,因此普通耳放无法驱动,需要搭配专门的静电耳放或者升压电路,驱动成本较高。
其次,它的振膜轻,振幅小,难以推动足够体积的空气产生高质量的低频,因此常用为高频单元,做全频单元难度较大。
最后,由于加工难度大,产量低,静电系统通常价格高昂,普通烧友难以承受。
因此,以STAX为首的静电耳机厂商,一直在通过各种努力,最大化发扬静电单元的优势,同时弥补它的限制条件。五十年来,收效显著,SR009、森海塞尔HE-1、HIFIMAN ShangriLa等顶级产品也凭借极致的声学性能进入了耳机界Hall of Fame,KOSS ESP950、STAX L300等产品也通过量产化的成本压缩,走入了普通烧友的视野。

那么想法又来了,能不能把静电大耳进一步压缩,放进入耳式耳机里呢?
耳机前四大厂之一的舒尔Shure,第一个实现了这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把微缩化的静电单元塞进了IEM里,搭配专门设计的小型静电耳放,成功做出了KSE1500这一先驱产品。
KSE1500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耳机,它的声音富有静电大耳的独特韵味与超强密度,在高频性能方面甩开传统IEM很远。但是它的限制性依然明显——小尺寸的静电单元低频性能缺失、必须搭配专用静电耳放、调音手段不足等等。
因此,得寸进尺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能不能做出微型化、集成化的静电单元总成,能与其他单元组成混合式系统,取长补短,并且直接可以由手机耳机孔驱动呢?
丹麦动铁巨头声扬Sonion:Challenge Accepted!

声扬把静电单元压缩进了动铁单元的大小,并且通过两个/四个并联的方式提升灵敏度,搭配专门设计的迷你变压器,成功实现了通用静电高频单元的实用化。
这为各大IEM厂商指明了一条新的思路,各种不同的单元组合、分频方式、调音取向雨后春笋般出现,静电单元给混合式IEM带来的高频素质提升显而易见,在不硬拉亮度的前提下实现了非常高的声音密度、解析力、顺滑度与瞬态响应,这种自然、细腻的高频风格深得我心。
那么现在拦在静电混合式IEM面前的阻力就剩一个了——价格。
声扬单元实现了小型化后,显而易见,它的制作难度也成倍增加,成本也水涨船高。一拖二单元难以有足够的灵敏度,而一拖四单元一对价格就超过1200元,加上相应的低频、中频单元,仅物料成本就超过了不少传统中端耳机的售价。
目前使用了四静电的6~8单元的大厂圈铁电混合耳机,很少有低于6000元的定价,对于普通烧友来说,还是相当昂贵的。


那么回到本文的主角,铄耳也是最早尝试静电单元的国内大厂之一,三大静电旗舰EJ07、指挥家、EJ09都是同时期的佼佼者水准,现役旗舰EJ09也是目前最让我个人有购买欲望的万元塞,素质非常可怕。
EJ07作为初代旗舰,直接就用上了四电两铁一圈的七单元架构,在国外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和热度,国内也有不少关注。这次铄耳对EJ07和指挥家分别进行了升级,并且调整了定价策略,以形成高中低分档。
作为新三旗舰中主攻中端价位的EJ07m,他们直接将EJ07的全套声学配置下放,将成本较高的全手工树脂腔体改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不锈钢CNC腔体,售价直接从6000+腰斩到了3599这个出人意料的价位,成为了目前大厂产品3000档中唯一一个四静电旗舰,性价比的优势,不言而喻了。
设计:



EJ07M包装精致,采用了封套+翻盖式内盒设计,体积小巧,印刷精美,有较高档次感。



配件丰富,两种材质单节硅胶套各X3,惰性海绵套X3,全金属收纳盒X1,清洁刷X1,所有配件质量都不错。


重点提一下这个收纳盒,非常的精致,全金属材质,CNC工艺严丝合缝,内衬一层软质硅胶,手感、观感、保护性都绝佳。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铄耳Tape标配的这个绿色鹅卵形收纳盒,这个是我最喜欢的耳机收纳盒没有之一。


标配线材为一根双股同轴绞合线,线基材质为6N OCC单晶铜,线芯100股,用料扎实。由于采用同轴双绞,线身相比同股数的Litz编织线显得更为轻盈纤细,接插件也选择了小巧的透明注塑件,进一步降低了重量,佩戴很舒适,便于日常随身使用。




耳机本体采用了SUS 316不锈钢精密CNC而成的全金属材质,尺寸小巧。表面采用磨砂处理,工艺精细,曲面光滑流畅,整体质感远胜常见的铝合金或者锌合金材质。
面板同样为不锈钢材质,接缝几乎隐藏,表面采用了树脂贴片,银色版选用了彩色曲线图样,黑色版采用了碳纤维金箔图样。
由于采用了紧凑的人体工学外形,配合短导管设计,EJ07m的佩戴相当舒适稳固,被动隔音效果也较好。

总的来说,EJ07m的设计较为出色。包装精致,配件丰富且优质,线材扎实。它的外观独特,不锈钢外壳质感精美,体积小巧,佩戴舒适,非常适合日常使用。
声音:

从硬件层面来看,EJ07m采用了1颗10mm动圈单元作为低频单元,2颗声扬2389动铁单元作为中/高频单元,1颗声扬EST65QB02一拖四静电单元作为极高频单元,组成了一个7单元圈铁电系统。
这套硬件配置在3000元档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搭配不仅丰富,也比较合理,尤其是非常经典的声扬2389+静电组合,为EJ07m非常出色的高频素质打下了非常坚固的基础。
从客观层面来看,EJ07m的曲线是一个比较保守的「U型」走向,极低频大概抬升8db,随后缓降至100Hz,200Hz~1000Hz表现出极为平坦的响应。中高频整体非常饱满,3kHz峰一直放宽到2kHz~4kHz,除了6kHz为了控制齿音做出一个dip外,整个极高频响应也非常丰满,滚降很慢,但又没有明显的peak,是信息丰富却不刺激的走向,看来静电单元的作用不小。

从主观层面来看,EJ07m的实际听感与曲线基本一致:
它的低频量感充足,下潜深,力度猛,有相当不错的动态。并且低频能量基本全部集中在极低频部分,100~500Hz这一容易引起浑浊的部分反而相当收敛,使得低频整体紧致,充足量感并未影响到低频和中频的清晰度,属于质量较高的低频水准。
中频在2kHz之前都非常平直中正,几乎没有染色,对各类人声和乐器的基调还原的都比较真实。2kHz~4kHz缓慢抬升并保持,使得中高频有着较为明显的提亮,女声和弦乐的表现力得到了增强,细节也得到了放大,线条感充足,整体呈一个前移的态势,如此高能量的中高频处理非常抓耳,给人一种解析力非常充足的印象。
虽然EJ07m的中高频部分整体处理得较为明亮,但6kHz处的小凹陷成功避免了齿音的出现,控制了高频刺激感。而极高频部分则是EJ07m的最大亮点所在,由于四颗静电单元的存在,EJ07m的整个极高频段都有非常充足的响应,几乎到了20kHz才衰减,这是传统动圈和动铁单元难以实现的物理限制。

极高频对听感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中高频那么明显,它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的补足——就像HDR对照片的暗部的改善,可以补足缺失的阴影细节,而不提升阴影的亮度,从而在不破坏明暗平衡的前提下,提升画面整体的信息量。在极高频出色表现的加持下,EJ07m的高频更佳流畅细腻,鲜活而完整,空气感丰富,对声场的塑造也有正向提升,颇有几分传统静电耳机的「静电味」。
整体来说,EJ07m的调音取向是偏重极低频和高频表现的浅U型,低频饱满有力而不浑浊拖沓,中频表现较为中正,高频明亮流畅而不刺激,细节丰富且细腻自然,把静电单元的优势发挥得比较到位。它适合绝大多数音乐类型,尤其适合各类有人声的流行乐和金属/摇滚类打击乐。它的唯一短板,我个人认为是中高频部分略显明亮,长时间聆听容易疲劳,我使用天使吉米的气压平衡套搭配可以明显改善,海绵套应该也有类似的功效。

前端搭配方面,EJ07m并不是一款很好伺候的塞子,虽然整体不难推,但是由于静电单元的低灵敏度,需要在较充足推力和较大声压下才能突出静电音色,建议搭配W2、BTR5等优质小尾巴、便携解码耳放或小型台式前端。
更换纯银线也能降低静电单元的驱动难度,我搭配的是TinHiFi的单晶银线,铄耳自家的纯银线也可以考虑。

总结一下,铄耳EJ07m作为铄耳新三旗舰中价位最低的型号,硬件配置相对于两倍身价的EJ07完全没有缩水,仅凭借外壳成本的优化就实现价格腰斩,无疑是非常划算的改版。
它是目前3000档内几乎唯一一个采用了声扬四静电单元的大厂产品,性价比非常显著,一圈两铁4静电的单元配置给了它相当惊人的单元素质,尤其是在极高频部分的表现,堪称惊艳。它的调音属于浅U型走向,强调极低频和高频的表现,中高频整体明亮流畅且不刺激,对人声、打击乐、弦乐的表现力非常出色。
EJ07m的佩戴舒适,有一定的驱动难度,建议更换柔化高频的耳机套和银线,搭配高质量随身前端,以发挥全部潜力。
对于高频爱好者、素质追求者,以及初次尝试圈铁静电混合耳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铄耳EJ07m圈铁静电混合式入耳耳机:
整体评分:5星
优势:外观精致、配件丰富、硬件配置顶尖、素质出色
不足:中高频轻微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