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山大学中国史613中国史考研真题

2022-12-15 17:01 作者:弘毅历史学考研  | 我要投稿

中山大学中国史613中国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睡虎地秦简

2.军机处

3.甲申易枢

4.宋教仁

5.《汉谟拉比法典》

6.玛雅文化

7.明治维新

8.伯恩施坦修正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5题× 句读史料题只有10分另外的是一个大史料题目30分)

1、《明史》《中国通史》(白寿彝)关于李自成

(1)两书关于李自成的形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2)如何理解对李自成书写的真实性?(大概是这个意思)

2、抄写,句读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己后,便从文吏,略无卒业者。冠冕,而为上者,则有何胤、刘献、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绥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那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3、(1)理解“魏武”“都正”“九品”

(2)理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和影响

4、“英夷’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制其死命。

(1)推测林则徐上密奏的时间

(2)林则徐的密奏有什么动机、(作用?忘了是啥)、影响

5、(1)如何理解格雷高里七世的话(大概是教皇权威是上帝授予的,世俗王权如何如何作恶,教皇权威至尊balabala)

(2)欧洲中古政教关系如何演进,有何影响。

6、(1)德国战后如何解决赔款问题

(2)德比、德法关系的缓和对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格局有何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评述左宗棠

2.试述古希腊古典时代的史学成就

3.近现代霸权更替往往伴随着战争,为什么?而英国和美国之间的过渡是和平转移,为什么?

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QQ群:540426834

中山大学中国史613中国史考研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