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盟友给德国的帮助

2023-07-21 03:22 作者:bili_3537104439085822  | 我要投稿


在互联网一战视频下,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说德国盟友不给力,鉴于营销号和一些娱乐化,低质量视频的毒害,可以理解

一战德国很强,抛开盟友的鼎力相助,德国能撑4年?

这次我来盘点一战德国盟友对德国的贡献(感谢某位不愿意提供姓名的b站提供的资料)                 首先是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参战六周内便快速的解决掉了自一战开打以来同盟国方面相当难啃的一块骨头“塞尔维亚王国” ,并且在德奥保三军的连续配合追击之下,基本上消灭了塞尔维亚的有生力量。(但顽强的塞族人仍然有部军队与平民逃入了科浮岛,这段历史在塞尔维亚方面来看也事一段佳话。)之后独自面对萨洛尼卡战线的协约国军队,依靠地形以及协约国人员编制的混乱与水土不服,无数次以少胜多的击溃协约国的进攻,直到彻底崩溃投降前的13天前,任能仅伤亡两千余,便击退协约国英法希腊联军数万人的进攻(协约国伤亡七千八百余人)。其他也有一些锦上添花的内容比如,在罗马尼亚战役期间积极配合作战,迅速将突然袭击的罗马尼亚解决掉甚至反而反攻到了罗马尼亚的本土,不仅在表面上解除了奥匈帝国的后顾之忧、获得了罗马尼亚地区的物资、让俄军本来就长的战线又拉长了。同时这在1916年空前绝后的俄国布鲁希洛夫攻势阴霾下,也事一次振奋人心的胜利,可以说保加利亚已经很强了                          接下来是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在一战最出名的战役估计就是加里波利战役了,加里波利战役这次让英联邦协约国军队碰了一鼻子灰的战斗让世界都知道了奥斯曼帝国并非是个只需要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的乐高积木,这次战役 打了近一年,英国先后派兵五十万以上,伤亡十万,战列舰都损失了好几艘,居然被土耳其人击败了,连力主此战的丘胖子 也丢官罢职。此战虽然是德国的桑德斯 指挥,但主要官兵都是土耳其人,德国只派出了少量的部队。  此外还有著名的“库特围城战”,英军被成建制消灭,上千英军被迫投降。以及1914科珀库伊战役、1917年的加沙战役等等不太知名的胜利,从战略上来说,牵制了大量英联邦的军队,根本无谈拖后腿 ,在美索布达米亚 ,库特战役中英军整个师都被全歼,这在大英帝国陆军史上简直是奇耻大辱,这项现眼的记录直到二战中的新加坡战役才被打破;要知道,红虾兵对满清两次鸦片战争才损失了不到两个连  , 在埃及,为了防备土耳其人对苏伊士运河 的进攻,英国人不得不保持十万以上的陆军,兵力不足,他们把印度师和澳新军团 都拉上来充数。即使1917年英军开始主动进攻巴勒斯坦的时候,在加沙地区也是损兵折将 , 在高加索,土耳其人牵制了尤登尼奇 的整个高加索集团军,甚至在1917年俄国崩盘以后还收复了四十年前俄土战争中丢失的阿尔达罕 和卡尔斯等失地  ,      大英帝国 派去对付土耳其人的军队总人数在250万-260万左右 ,  粗略的数字是。加利波利 45万,西奈-巴勒斯坦120万,美索不达米亚90万,萨洛尼卡 、波斯、利比亚和亚丁可能10万  

                 盟军的军事损失包括大英帝国和法国在加利波利的303,000人的伤亡,大英帝国在西奈-巴勒斯坦的601,000人的伤亡,俄罗斯在高加索 的至少140,000人的伤亡,以及大英帝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256,000人的伤亡,以及俄英两国在波斯的额外损失。而大多数英国人的伤亡都是非战斗伤亡。卡弗勋爵 (Field Marshal Lord Carver)认为,英帝国在奥斯曼帝国军队手中遭受的伤亡总数为26.4万战斗伤亡  .另外奥斯曼加入同盟国,使英法无法通过土耳其海峡给俄国输血,促进了俄国的崩盘,可以说 没有土耳其人,德国不可能撑到1918年                                     最后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毋庸置疑是德国最重要的盟友,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奥地利人德国就需要直接面对东线上千万的俄国灰色牲口们(前提是俄国可怜的运输能力可以做到这一点,不过这只事时间问题),而德军不可能指望每次都打成坦能堡。直到东线1916年布鲁西洛夫攻势前,奥地利人仍然是东线上无法忽视的重要力量以及还要值得注意的是,奥匈帝国的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东方的令人绝望俄国灰色牲口们,西南角伊松佐河山谷数不清的意大利人、南方顽强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基本没有什么防备的东南角又遭遇到了达契亚蛮子们(罗马尼亚)的突然袭击,虽说这些国家的参战时间有先有后,但是对于奥匈帝国来说,这压力依然是过于大了奥匈帝国又不是全程吃瘪,早期跟俄国人也算是个有来有回,而在意大利战线上则是表现极为出色,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地形因素以少胜多,十一次伊松佐河战役只有七次和第九次略有颓势吃了些亏,而之后的卡波雷托战役,则是意大利战线上同盟国军队最大的一场胜利。德奥联军以极小的代价(伤亡两万余人),俘虏了近三十万意大利军队,并且直接推回起点,让之前意大利人十一次战役的努力全部白费,奥匈在东线顶住了俄国给德国在西线战场拖延了很长时间,在1915年的GALIZIA发生的戈里斯 _塔诺战役 对德国能在1915年夏天攻占波兰和波罗的海 提供了很大帮助,1915年意大利参战后与奥匈的数次ISONZO战役大都取得优势,要不是沙皇最后的爆发(布鲁西诺夫攻势 )可能意大利线在1916年FRANZ的惩罚性远征后就拿下了,且在1916年奥德联军攻占了BUCAREST,迫使俄国延长东线320公里                                                                                                                             喷奥匈 打不过塞尔维亚可以,喷康拉德 动员时瞎操作没问题,骂奥匈猪队友看准1916年东线骂也没关系,你非要骂1914年8月奥匈坑德国人,我寻思这是康拉德脑控的第八集团军 去干的俄国人啊?小毛奇 跟康拉德说德军会尽快橄榄法国,结果西线没解决,自己分两个军去东线导致马恩河 兵力不足,这两个军也没赶上坦能堡战役 ,怪奥匈?奥匈首先拖垮俄国,并且在意大利线以及巴尔干线 都取得了优势,已经不算拖后腿了吧。非要说奥匈拖后腿,那德国自己去面对俄罗斯和法国的双面夹击吧,                                                                          还有一战奥匈工业产值和俄国的对比

步枪产量: 奥匈帝国350万支 俄国330万支

机枪产量: 奥匈帝国4.05万挺 俄国2.8万挺

火炮产量: 奥匈帝国1.59万门 俄国1.17万门

飞机产量: 奥匈帝国0.54万架 俄国0.35万架

子弹产量: 奥匈帝国40亿颗 俄国13.5亿颗

炮弹产量: 奥匈帝国0.8亿颗 俄国0.67亿颗

图特拉坎战役 ,此役之后罗马尼亚无力再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盟友给德国的帮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