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组培室常用仪器设备价格 组培室设计图 组培技术

2022-06-24 23:51 作者:济南腾昊组培设计建设  | 我要投稿


组培苗的玻璃化及防治



组培苗的玻璃化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经常会发现试管苗生长异常,表现为试管苗叶、嫩梢呈水晶透明或半透时,水浸状;整株矮小肿胀、失绿;叶片皱缩成纵向卷曲、脆弱易碎;叶表缺少角质层蜡质,没有功能性气孔,不具有栅栏组织,仅有海绵组织。这种试管苗生长异常现象就是 “玻璃化”(Vitrification),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生理失调或生理病变。玻璃苗中因其体内含水量高,干物质、叶绿素、蛋白质、纤维素和森质素含量低、角质层、栅栏组织等发育不全,表现为光合能力和酶活性降低,组织畸形,器官功能不全,分化能力降低,所以很难继续用作继代培养和扩大繁殖的材料;生根困难,移栽后也很难成活。



植物微体快速繁殖时玻璃苗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该苗有时多达50%以上,严重影响繁殖率的提高,已成为茎尖脱毒、工厂化育苗和材料保存等方面的严重障碍,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所以试管苗下班化现象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导致玻璃化的主要因素:

1.材料差异,在不同的种类、品种间,组培苗的玻璃化程度有所差异。

2.激素水平过高,若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或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相对含量高,易引起玻璃化现象。

3.培养基水势,培养基中离子种类,比例不适。

4.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通气性。温度过低或过高,光照时间强度不足及培养容器中空气湿度过高,透气性较差所造成的通气不良,易造成组培苗含水量高,从而发生玻璃化现象。

5.琼脂浓度降低、有杂质等。

 


常用的防治措施有:

1.增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

2.降低细胞分裂素含量。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聚乙烯醇、脱落酸等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3.增大培养基中琼脂的含量,以降低培养基的水势。

4.降低NH4+浓度,减少培养基中含氮化合物的用量。

5.增加容器通风,最好进行 CO2施肥,这对减轻组培苗玻璃化的现象有明显的作用;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有助于减轻组培苗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组培苗的黄化及防治

 

组培苗的黄化

黄化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培养基成分、环境、激素、碳水化合物等各种因素引起的幼苗整株失绿,全部或部分叶片黄化、斑驳。这一现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比较常见,特别在部分木本植物、花卉中较为常见。

 


影响组培苗黄化的因素

1、培养基中Fe的含量不足, 各矿质营养不均衡;

2、培养环境通气不良,瓶内乙烯含量升高;

3、激素配比不当;

4、PH值变化过大;

5、糖用量不足或长时间不转移糖已耗尽;

6、培养温度不适;光照不足等。


 

防治组培苗黄化的方法

1、首先在配制母液和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中,要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准确,还要认真细致地核对每项称量的每一个环节;

2、使用透气的封口膜以改善瓶内通气状况;

3、适当调节pH值、激素配比和无机盐浓度;

4、配制培养基时切记不要忘记加糖,及时转接培养物;

5、控制培养室内的温度,适当增加光照;

6、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类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霉素等,有时也会出现幼苗黄化现象,应适当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

 




组培苗的褐变及防治

 

组培苗的褐变

很多种类的植物体中含有大量多酚类化合物,切取芽时的创伤会激活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将多酚类物质氧化为棕褐色的醌类物质,使外植体的切口处发生褐变,产生可见的茶色、褐色或黑色,此即谓“酚污染”。醌类物质会渗透到培养基中,使培养基褐化,其结果是严重影响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甚至造成培养物死亡。在木本植物,尤其是热带木本植物及少量草本植物中,此现象较为严重。


 

影响褐变的因素

植物的种类褐基因型、外植体的来源和生理状况以及培养基的成分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褐变的程度。一般木本植物的外植体比较容易产生褐变现象,在成年树尤其严重。培养基中含酚过高会导致褐变,含过高浓度的无机盐和肌醇也会加剧外植体的褐变。6-苄氨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也有诱导褐变的作用。强光和高温同样会促进褐变现象。


组培室常用仪器设备价格 组培室设计图 组培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