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灵魂,欧罗巴的英雄
作于2015年8月15日,拿破仑诞生日
修改于2021年5月5日,拿破仑逝世200周年纪念日
这是一位一流的军事天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一个可以把整座城市乃至世界放在手心的男人。
“拿破仑”这个词的意思是“林中之狮”。从襁褓时期到弃世长眠,这个法兰西的皇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有如雄狮,用火与剑,用智能与韬略,把欧洲与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他是历史上最惊人的奇才之一。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纪里,他驰骋沙场,亲自指挥并参加了60多次大战役,40次大获全胜。他摧毁了欧洲的旧制度,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面貌。
1784年,一个身材瘦小、衣着寒酸、口音老土的15岁少年来到国家陆军军官学校,他就是拿破仑,一个野心勃勃而又壮怀激烈的少年。
飞逝远去的年轻骑兵胸前的闪闪铁甲,手执擦膛棍的炮手被烟熏黑的稚气面孔,肩抗滑膛枪的步兵排列着突击的纵队;硝烟滚滚,军旗猎猎,炮声隆隆,风云变色,日月失华,坚守阵地的旗手,快马传信的副官,指点江山的将才…….
站在他们中间的是,军队的统帅,历史的宠儿,法兰西的皇帝,是普通士兵眼中的小队长---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的英雄。
让我们走进雷电交加、一鸣惊人的土伦要塞;风雪覆盖但神兵天降的阿尔卑斯山隘口;疲师远征驰骋雀跃的图季曼堡垒;孤军深入破釜沉舟的金字塔下;绝处逢生却力挽狂澜的马伦哥桥头;三皇会战千古绝唱的奥斯特里茨山谷;强弩虽末力克强敌的博诺季诺村庄;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莱比锡城下;壮志暮年无力回天的滑铁卢旷野.....
他一直在寂寞的旅行,带着法兰西与文明的火种,从科西嘉到俄罗斯到埃及最后到厄尔巴岛。伟大的皇帝是寂寞的,因为他的思想和制度是不被世人所容纳的。因此欧洲的封建贵族惊慌了,一种制度对准了一个人必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失败。在联军的刀剑下,他拿起笔,态度依然是那么从容,神色依然是那么威严,在他一生中发布最后一道命令——退位文告上写下“拿破仑”的名字,然后慢慢走向那些曾跟随他南征北战,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旗帜插到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而现在却哀痛的将士们。在一片高呼“皇帝万岁”的悲壮送别声中,他作了最后的讲话,吻别了他的将士和军旗,走向厄尔巴岛。而早在他多年前于巴黎漂泊的时候,曾在读书笔记上写下了“圣赫勒拿,一个荒无人烟的英国岛屿。”这段话,不知多年后的他对此又有何感想。
1821年5月5日,圣赫勒拿岛上掀起了最猛烈的风暴,大西洋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病榻上的皇帝在喃喃自语:“谁在后退....法兰西…..军队…..冲锋.....”下午5点50分,太阳落山了,拿破仑也停止了呼吸。一代天才从此永别于世。
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为拿破仑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以万计的人,有年少无知的孩童,有皇帝时代的中老年人,有陪他征战四方的老近卫军士兵,他们顶着风雪护送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荣军院。从此,拿破仑实现了他的遗愿——他以一个普通老兵的身份长眠在塞纳河畔,安息在他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就这样,拿破仑走了,留给历史和法国的是深刻的变革和无限的思考。
他带来了欧洲大陆现代性的狂飙,法兰西民族的觉醒,他全程主持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拿破仑法典》的编纂,进行了军事科学的革命,他带领年青的士兵们和富有才华的将帅们冲踏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他是法兰西乃至欧洲永远的英雄......
这就是拿破仑。从此以后,无论是普法战争的惨败还是纳粹德国的占领,任何至暗时刻,法国人永远可以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民族自豪。
让我们用这些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业绩全部毁灭,我的勤奋与荣誉,在我死后仍足以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拿破仑)
拿破仑是不为他人所征服的。在我们所有这些人中,他是最伟大的。由于他只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上帝才惩罚他。(瑞典国王卡尔十四)
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忽,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不是神,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忽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
帝国雄鹰,永远展翅翱翔于1805年。三色旗,永远骄傲地矗立在爱丽舍宫。





